第95章 盐的归宿(1 / 2)
盐,永远是农业社会绕不过的一道门槛。
盐铁专卖是大夏老祖宗垄断的开始。
盐税更是国企老祖宗的标志代表。
远在封建社会,大夏就懂得利用隐蔽的手段弱民和压榨。
这是一种不容易引起民间对抗的方式。
同时可以最大限度的压榨,赚取利润。
首先,盐是一种人头税。
普通人头税可以通过隐瞒户籍,走关系等等隐瞒不交。
盐这东西不行。
是个人都得吃盐。
而且这东西还有一个特点。
你不可能因为自己有钱就多吃几斤。
相对来说,这更是一种公平的平民税。
他的第二个好处,不必受到年景影响。
农民会抗税,但盐又是一种商品。农民即使灾荒也必须低价把粮食卖掉,换取高价盐。
再者碰上厉害的天灾人祸,统治阶级必须考虑粮食减税。盐这东西不用。
旱涝保收。
不论如何,国家总有银两运转。
这就让盐这个东西在统治阶级受到极大的青睐与保护。
私人不得贩卖
至于价格。
《宋史.食货志》宣和四年(1122)榷货物报告道“古有斗米斤盐之说,熙、丰以前,米石不过六七百。时盐价斤为钱六七十。今米价石两千五百至三千,而盐仍旧六十。”
好吧,说了这么些。就只有一点。
盐在农业社会非常重要
这就像蓝星的房子一样。不是刚需,没有房子,顶多会被人看不起,但也没到了造反的地步......算了,全当我没说,说了容易被举报
只有蓝星才能做到吃盐自由
盐这个东西就是盾刀割肉。今天不吃没事,明天不吃也没事。一个月不吃,顶多受不了,生一点病。咱也有法子,把羊放开缰绳,看它往哪一部分吃草。什么时候发现它添哪一块的石头的时候肯定有盐。
咱就把这块石头抱回去煮水。也能吃一点点盐不是?
就像房子,咱实在买不起,到山旮旯里去盖几间也能住不是……
好吧,最后一句当我没说。
总之。
不管是技术封锁还是政治封锁,在
农业社会。盐特么的就是一个奢侈品。
看起来五斤盐并不是多高的工资。
今年的价格换算成关系。一斤盐等同二斤米。
五斤盐甚至比以前挖石坑时候十二斤粮食还少。
可,要知道。这可是盐,是暂时的。
等年景好了,粮食价格下来。
盐还是盐。
斗米斤盐这是官方认证的说法。
在大宋,
盐永远是硬通货。
硬到一千年以后这东西还能......
一千年以后才软
贵是一方面。
不变质是它另外一个饱受穷人喜欢的特质。
抚摸着白皙的犹如雪沙一样的盐粒。
王大牛的眼睛亮了起来。
杜鹏生经过短暂的震撼过后,恢复如常。
倒不是他视金钱如粪土,不知道盐对自己这个家庭的意义。
主要是,他是读书人,心里装着家国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