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西方帝皇:我愿与大秦永世交好!(1 / 2)
白起,这位一代战神,快马加鞭,直往韩国边境,与秦国大军的主力部队汇合。
亚历山大则被留在西北驻军的军帐中。
司马错想从亚历山大身上拷问些信息,但一连忙活了几天,由于语言不通,一无所获。
直至从马其顿的俘虏中,找到一个之前长期伪装成商人在秦境做生意的士兵,两方才勉强能沟通上一两句。
但除了知道他们是从遥远西方一个叫马其顿的地方而来,也套不到什么更有用的信息。
又折腾了好一阵,司马错将这次战争的相关内容汇成文书,命人送往咸阳的昭襄王。
而咸阳宫内,昭襄王对于司马错报告中的“西域而来”四个字,尤感兴趣。
在此时秦国的认知里,西域都是荒芜之地,只有如月氏、羌氏、匈奴一般的游牧民族,并没有成规模的文明体系。
但这次的敌军不同,他们有国家的概念。
国家的名字叫“马其顿”。
这就意味着,这很可能是中原之外存在的一方文明!
一个想法在他脑海中冒出:“待孤统一六国,定然要到那西域看一看!”
随即,他便命人道:“来人!”
“喏!”
“命人出使西域!孤要看看,这马其顿,是怎样的一个国度!”
“喏!!”
……
西北驻军这边,司马错将几个勉强懂些秦国语言的士兵留下,把剩下的俘虏全部谴往长城。
现在正是匈奴来犯频密的时候,各国都在大兴长城的修建工程,而战俘则是良好的劳动力。
为了防止他们造反,司马错特意将这几千名俘虏拆分几拨,分别投放在不同的长城修筑点。
亚历山大也不例外。
按理说,对于俘虏下来的一国之君,应该关在首都软禁,而不会拉去做苦役。
但问题是,司马错不知道他是马其顿的君王啊!
见他身强体壮,又率军冲锋,怎么看都像是一个将军。
再加之语言不通,只知道他是将领,却不知是帝皇。
哪有帝皇跑这么大老远亲征的?
再加上领兵十万,打成这副模样,秦军就更看不起了。
谁敢想帝皇亲征才打出这种水平?
在中原国家的眼里,这咋看都只是西域某国的一个部将。
一般不安排俘虏的君王服徭役,是因为君王乃国家的象征,这种行为近似于“辱国”,容易将敌国民情激发汹涌。
但如果只是一个部将,那就没这么讲究了。
所以司马错,给亚历山大唯一的“照顾”,就是把他被安排在临洮这个靠近咸阳的县城服徭役。
于是,昔日的马其顿帝皇,西方的千古一帝,此刻正赤裸着上身,跟着秦国的囚犯一起,推着巨石车往长城脚下送。
早上跟着服徭役的百姓排队领粥水,白天跟着干活修砌长城,晚上与囚犯同住。
烈日晒得他满身大汗,皮肤在短短几天已变得黝黑。
他抬起头,看着眼前高高的城墙,心中无比震撼。
要多少块碎石,才能堆砌出这般绵延到天边,没有尽头的城墙!
这是一项在欧洲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巨大军事工程!
究竟是怎样的国家,才有人力、财力、魄力,修建这么一堵城墙!
……
画面外,这方时空。
东征印度后选择回到马其顿的亚历山大,此时正和三万士兵看着天空巨幕。
当所有人看着画面中的马其顿帝皇,赤裸着上身在秦国边境推石车、修长城的时候,顿时感觉崩不住了。
这是奇耻大辱啊!
这是灭国之战啊!
一国之君被人抓过去做苦力?!
所有马其顿的人民们都愣住了。
这种事想都不敢想!
这是注定要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