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出师不利(1 / 2)
当陈小莲如愿穿上了工装,正式进入“爱琴海”工作时,她才知道想要在这里做好一名服务员也不是那么容易。就像是相声演员初学时练贯口一样,服务员入门第一堂功课首先从记菜名开始。一个大型酒店的菜谱至少有上百道菜,每道菜所对应的名字与编号都必须烂熟于心。只有这样,才能在客人点菜时加以积极地引导。许多人点菜时多少都会有点选择困难症,这几乎算得上是一种通病,一本菜谱拿在手里,盲目地翻来倒去,犹豫半天也不知该点些什么。这个时候,如果有业务熟练的服务员予以协助,几分钟就能搞定,而且还会根据用餐人数及偏好合理搭配,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光是记住菜名还远远不够,还要将各式各样的特色菜的具体用料和做法了解清楚,以便有客人提问时能够对答如流。比如有一道菜叫“佛跳墙”,没吃过的客人当然不懂,很好奇菜名为什么能跟佛扯上关系,业务精通的服务员就可以用专业术语来解释,因为这道菜用海参、鲍鱼、鱼翅、干贝、花胶、蛏子……等等名贵食材加入高汤,用文火煨制而成,所以鲜美无比,香味四溢,佛闻到味道都忍不住动了凡心。当然,那只是一种比喻而已,真正的佛是绝不会因此破戒的。这道菜的真名其实叫福寿全,用“佛跳墙”只是为了吸引食客的眼球而已。
一般有实力的客人在听了介绍之后,自然凡心涌动,就想品品连佛都经不住诱惑的这道 菜究竟有多美味。如此一来,无形中就拉升了酒店的营业额。所以说,记菜名和做法,相当重要,是一名合格服务员的基本功。
当然,还有一些小细节也必须注意,比如,酒店里每张桌子上的台号也要牢记于心,那样的话,有些预订座位的客人进店后,才能准确无误地引导其入座。
所有这一切,对于性格内向又腼腆的陈小莲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
陈小莲心里明白,想让老板真心留下你,必须要具备一定的能力,自身有可利用的价值,否则光靠交情是走不长远的。对于餐饮业一无所知的自己来说,一切都要从零开始学起。
陈小莲的到来,在“爱琴海”也引起了一些人的关注。尤其是前厅的主管黄英,更是如坐针毡。自从冯丽丽离开之后,她心中一阵窃喜,一是她每次看见杨二彪仰慕冯丽丽的那种眼神就会受不了;最重要的是经理职位空缺了下来,接下来的人选应该非她莫属了。正当她欢欣鼓舞时,没想到半路又杀出来个陈小莲。她虽没有冯丽丽那样惊艳,却是十分耐看,长相端庄,身材苗条,与冯丽丽的妩媚动人比起来,别有一种风情,形象气质都是服务行业不可多得的人选,假以时日,肯定会被委以重用,势必成为她黄英的竞争对手。一想到这儿,黄英就百爪挠心,好不容易盼来的机会似乎就要拱手让给别人。
单纯的陈小莲哪里会想到,刚刚踏入“爱琴海”的大门,就已经成了别人的眼中钉,肉中刺。第一天上班,就被黄英安排去了地喱部传菜。
整个前厅最繁重的岗位应属地喱部,这个部门负责传菜和清洁两项工作,因为又苦又累,还没有任何业务提成,一般员工都不愿意干,基本都是靠经理指派,让一些不太精明又老实的去维持那个岗位的工作。黄英吩咐下来时,陈小莲很听话,二话没说便去了地喱部做传菜员。
传菜和打荷一样,属于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工种,唯一的要求是手疾眼快,脚底下利索。“爱琴海”早市没什么人,以前的“粤菜馆”保留下来的早茶因为不符合当地人的口味,不受青睐,很快就被王强淘汰了。这可能才是前老板转让铺面的真实原因,为了孩子上学而回广东应该只是官方说辞。在接手店铺的最初阶段,王强感觉生意并不象前老板吹嘘得那样红火时,才渐渐醒悟过来,感觉似乎中了人家的套路。
不过,王强本来跟他走的就不是一条路,什么套路不套路的都无所谓。“爱琴海”主要做的是午市和晚市,早市只是随带着做一做。早市的茶点一小碟才几块钱,来的客还大都是老弱病残,消费不了多少钱不说,还守着一壶茶能一直坐到晌午,直接影响了后面的生意。王强最拿手的是煎炒烹炸,所以把精力全放在了其他两个市,本地人做本地菜,靠着自己的手艺,很快就把“爱琴海”的名气做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