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回(1 / 2)
百川阁中回荡着毕缜天真烂漫的笑声。
这笑声能安慰苍紫鸢的心,也提醒着她,哪怕他是个皇帝,也不过六岁,还是个孩子。
在这个年纪,他幼小的肩膀能扛多重的份量?
真的要将天下压在他的身上吗?
曾经为他遮风挡雨的毕赜已经不在了,今后毕缜唯一能依靠的也就只有自己了。
毕赜曾经能做到的事情,现在自己也必须能做得到。
这一股信念是如此的强而有力,支撑起了苍紫鸢有些萎靡的精神。
她走入百川阁,久违的笑意又出现在了她美丽的脸上。
“什么事让陛下这么开心?”苍紫鸢问道。
“太后。”毕缜跑过来,“你今天不忙了吗?”
“忙~”苍紫鸢说道,“但是我也担心你的功课,所以特意过来看看。”
“太后不用挂心,朕做得可好了。太后若是不信,大可问问太傅。”毕缜说道。
薛玖将毕赜的功课从桌上拿起,呈给太后。
“陛下的功课做得很好,请太后亲览。”薛玖说。
苍紫鸢接过薛玖手中的功课,一边看着一边满意的点头。
薛玖从旁说道,“陛下聪颖又勤奋,好问且善学。真是大魏社稷和子民之福,太后无忧矣。”
苍紫鸢将手中毕缜的功课草草看过之后,对薛玖说道,“名师出高徒,若是没有太傅教导,陛下也不会进步神速。”
薛玖道,“太后赞誉,臣愧不敢当。”
苍紫鸢将毕缜搂在身边,问道,“陛下时才在笑什么?”
毕缜回答道,“太傅在给朕讲太傅在西北时候的故事。”
“哦?那哀家也来一起听听。”苍紫鸢说道。
“好,好。”毕缜高兴的直鼓掌。
薛玖道,“都是戏说,非真实之事。如果太后有兴趣,臣就给太后和陛下讲来解解闷。”
苍紫鸢拉着毕缜坐下,对着薛玖说道,“请太傅讲上一讲。”
薛玖接着刚才的故事说了起来。
言语诙谐,甚至有些荒诞。
但毕缜母子却听得津津有味。
按照老规矩,故事的最后薛玖做了个扣,勾着毕缜。
“预知后事如何,还请陛下完成今日的功课后方能得知。”薛玖说道。
毕缜早已习惯薛玖如此,立马起身去做自己的功课了。
起身时毕缜还问薛玖,“如果朕今日早早就做完了,太傅可否接着讲下去?”
薛玖答道,“陛下努力保质保量的完成,臣哪有不讲下去的道理?”
看着卖力学习的毕缜,苍紫鸢很是欣慰。
她对薛玖说道,“太傅可真是会教啊。”
“是陛下善学,才显得臣会教。”薛玖说。
苍紫鸢笑了笑,“太傅太谦虚了。不过太傅的故事讲得是真好,嬉笑怒骂,生动有趣。如果战争真像太傅所说的这样就好了。”
薛玖道,“战争关乎生死,自有它的癫狂,与劝陛下向学的故事是不一样的。”
“是啊。”苍紫鸢说道,“太傅可知十万大军被陈宋围困在四合城的事?”
薛玖道,“略有耳闻,却不知其详。”
苍紫鸢叹道,“怕是真如太傅父亲,薛少丞所言,白水川不保啊。”
“胜败常事,如臣之前言。大魏承受得起这些波折,大魏必胜,太后勿忧。”薛玖说。
“希望如太傅所言吧。”苍紫鸢说道,“最近常有人劝我,说该让我父亲,大将军亲自领兵南征方可提振士气,击退这次的陈宋进犯。可是,哀家的父亲是个能领兵作战的帅才吗?虽说我是他的女儿,但我从不曾有过这样的感受。”
这些劝苍问过领兵的话必是出自苍家最亲近之人的口中,薛玖心想,苍问过哪里有过统军征战的经验?如此献言不是攀迎附和就是包藏祸心。苍问过只要带兵出了舞梁城,苍家就有危险了。
可是疏不间亲,这话薛玖没法说。
薛玖只能回答,“大将军年事已高,白水川多烟瘴,这方面的事太后不可不考虑。”
苍紫鸢说,“哀家也是这般想的,况且舞梁城也离不开大将军。”
薛玖听苍紫鸢这般说,心道,看来太后还是有政治敏感性的。
嘴上回答说,“太后所言甚是。”
“太傅。”苍紫鸢转头对薛玖说。
薛玖躬身聆听。
苍紫鸢又把话咽了回去,转而说道,“陛下就有劳你了。”
薛玖答道,“请太后放心。”
苍紫鸢点点头,说,“那我就回集英殿了。”
“恭送太后。”薛玖抱拳拱手。
苍紫鸢走远,薛玖抬头看着苍紫鸢瘦弱的身影,心里猜测太后想对自己说什么?一时也想不出个头绪来。
薛玖回到百川阁,整理好毕缜未来七天的学习计划,再同各个授业讲师沟通了一下,便到了回去的时间。
走出百川阁不远,突然身后有人叫薛玖,“宁国公请留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