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熟悉教室(2 / 2)
父亲愣了一下,“我刚入门,写的教案还不成熟,还是让前辈们先来,我都拿本子了,准备做好笔记,向前辈们学习呢!”
王丽娟说:“来吧!平时就爱探讨,这也是你锻炼的机会。相信你会有很多收获的。”
父亲虽说是新兵,但师范办的尖子生,绝不是孬种,岂有退缩之理。他步履轩昂,大步走到台前。声音洪亮,动作娴熟。把教案簿放到幻灯展台上,侃侃而谈。脉络清晰,叙述完整。结束后,还敬了个礼,脱不了学生气。
父亲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就等着所有人刮目相看了。
音乐老师先站起来,“我先评论一下这节课的教案,我觉得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只备了自己的教,没有备学生的学。连最起码的小组交流活动都没有设计。整个一言堂啊!”
语文老师也抢着说:“方法过于简单,学生还没有受到启发,这节课就结束了。效果肯定不会好。”
杨国福也不客气的站起来说:“这节课的教具几乎为零,单靠老师讲,枯燥无味,这节课,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情趣。”
地理老师说:“那板书设计也是华而不实,不能突出知识重点。”
接下来,每个学科的老师都争先恐后地指出父亲这节教案的不足。都展示了不凡的见解。
看来,父亲给他们搭建了展示高水平的平台,都觉得自己是那个最出色的一位,谁都不服谁。
父亲忙忙乎乎记了好几页纸,他得慢慢消化。
王丽娟看评论的差不多了,“好,大家说的挺累哈”“大家给的意见,总结一下,三点:1.花架子,内容空洞。2.教学方法适合尖子生,差生没有考虑进去。这样的一堂课,恐怕教学效果不好。3.不敢大胆使用教具,这思路基本就是一言堂。要大胆放手,以点带面。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老师只是领路人。”
不愧是学年组组长,前辈们费了大半天劲,斟词酌句的,没想到组长弄了三条,一针见血。父亲心里那个崇拜呀!
“不过,王老师作为新人能敢于上手,谦虚勤学,会越来越好的。”
也不知道是谁小声嘀咕了一句:“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
王丽娟耳朵那个尖啊,愣是不依不饶:“那作为师傅不想落伍,就得不断学习,才能成为永远的翘首,学无止境。机会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有你们展示的平台,只要你行!”
这也太厉害了吧,谁都不敢造次,弄不过她呀。父亲更是小面,只有当跟屁虫的命了!
接下来,就依次展示。那评论就不一样了!谦逊诚恳,简单扼要。也有建议,但客气多了!原来这些“老家伙”是欺负新人啊!有那么好玩吗?父亲心里还是知道些缘故,谁让自己是个新兵蛋子呢!虚心接受就是了,等羽翼丰满,也就出炉了。
父亲看到今天的前辈们那么积极卖力地批评自己,牛气熏天的。他更盼望着来新人,自己也可以当一回前辈,在新人面前显摆显摆,那可真是又过瘾又爽歪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