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抵达玄州城(1 / 2)
谢玄听见已到玄州地界,用不了两天就会抵达玄州州城。
那传给家族的命令,想必也差不多能够完成。就等他想要的信息送达,到时候他就可以开始行动了。
谢玄思考一番后,便无事找林则玉开口问道:
“林兄为何没有前往春秋学院学习呢?”
这一点谢玄也是好奇不已,因为像林则玉这种大才,不是更应该前往春秋学院深造,追求更好的知识嘛?
天下人除了一些传承已久的大势力的人,没有一人不向往那春秋学院。那里不只可以让你学到你想要的武学,更能让你知道知识的重要。让你有更好的平台,虽然林则玉不缺平台,但是前往探索方向也是可以的。
而且能进春秋学院的人少之又少,除了一些关系户,能够真真正正靠真才实学进去之人更是少如天人。
春秋学院也被称为天下人的武学圣地,大儒圣地。
春秋学院虽然不参与纷争,但是他们却培养出一个又一个的有能之辈。而这些有能之人走出春秋学院之后,也在各个地方发光发热。
这也是春秋学院被称为天下圣地的原因。
春秋学院分为三大院系,它们分别是:
一,孔圣人提出的儒家思想,提倡仁爱,实行仁政,以君子之道修身养性,以中庸之道架构人伦关系。
二,李悝大家提出的法家思想,为法家带来深厚的文化。正本清源、依法治国
法家的思想主要是以法为本,即“正本清源、立法治国”。其中,“正本清源”强调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去除社会上的陋习和不良风气;“立法治国,立法护人的核心思想。”这一切权利之间建立法律完善法律,使权力更能稳定,使人与人活的更有保障。以法治国,以法治人。
三,老子圣人提出的道家思想,主要说大道至上无为而治。是一种心灵升华的思想,而道家则是用“道”来探究自然、社会、人生之间的关系。道家提倡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与自然和谐相处。
所以三大学派,各有所长,各有不足,相互扶持。
林则玉听见谢玄的话语,便开口回复道:
“谢兄可能不知道,我以前前往春秋学院求过学,只是因为种种原因,我没有学到多久就退出了春秋学院,申请了毕业。”
谢玄一个才穿越来两三年的小菜鸟,他怎么可能知道这些事。
所以他好奇的向林则玉问道:“这是为何呢林兄?”
而林则玉也没有隐瞒的意思,便开口回复道:
“可能谢兄觉得春秋学院是人人向往的武学圣地,是天下大才的生产地,更是平民百姓改变命运的机会之地。”
“可谢兄不知道的是,那是以前的春秋学院。现在的春秋学院也慢慢变质了,慢慢不是为天下人办理的圣地了。”
“以前的春秋学院隐世之初,就是为了给天下多培育一些有用之才。可是现在的春秋学院的某些人也慢慢走了出来争权夺势,早已失去了为天下开圣学了。”
“而我之所以提前申请毕业,是因为里面我觉得没有什么值得我向往的了。虽然师资雄厚,但是里面的环境变了,真正的有才之人都不愿再前往了。”
“里面就剩下几个有才之人,和一些关系之人在其腐蚀那曾经人人向往的圣地。”
“谢兄你说,是不是不管多纯净的人或者地方,在环境的影响之下,都会被慢慢侵蚀。”林则玉问话之中,都是带着惋惜和无奈之情。
也不怪觉得林则玉矫情,你们可能会想春秋学院好不好和你有什么关系,你还惋惜。
这个时候你不如换位思考一番,如果你所在的某一个学校,它以前是人人向往的地方,后面逐渐变成了不堪入目的样子,可能即使没有在里面上过学的你,听见不如谈论之时,也会随之感慨惋惜吧。
这就是人的共情。
因为曾经它确确实实做出过贡献,所以变质了人们感到惋惜也是正常之事。
谢玄也听出了林则玉的惋惜与无奈之情:
“林兄应该知道世间万物,都会有变化的,有的变好,有的变坏,这不是你我能决定的,是他们自己决定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其他交给时间。”
“还有林兄万物都有定律,春秋学院变成这样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林则玉则半懂不懂的问道:“谢兄这怎么是一件好事呢?”
在林则玉看来,春秋学院是天下的,它应该一直好下去。虽然他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但是他心中希望就这样啊。
谢玄道:“林兄应该透过表面看本质,大破才能大起,不破不立,就是因为春秋学院进入了破立之间。如果破而新立,我相信它还是天下人所向往的人,更是另一番风景了。”
谢玄的话语刚落。
林则玉也大彻大悟了,是他入迷了。所以没有去换位思考,这其中的关系。
两人的话语讨论也停了下来,各自安静的坐在哪里入神而思。
马车缓缓行驶在路上,现在众人都默默不语,各自为政的赶着路。
路上的清风吹着,如一道音乐,宁静祥和,飞禽走兽时常出没在周围大山之间。
就像一幅画一般,把生机勃勃的一面刻画的淋漓尽致。
………
大魏帝国帝京之中。
八门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