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巧遇(2 / 2)
也对,韩兄说得对,是我火大了。
二楼虽然都是包间居多,但人声依然很大,还是可以听到的,特别他们还都是武人。
允浩众人倒也不在意,只是聊着些江湖的一些趣事,倒也惬意。
这时楼下的表演已经开始了,只见一位粉衣少女手扶琵琶,面带薄纱,妙曼的身姿,一览无余。不多时优美的声音便响了起来!允浩看着周彤在内的几人都是一副享受的模样,他反倒是有些无趣。
其实他对于青楼并没有多少兴趣,但还是要偶尔要附庸风雅一下,这时候的唱腔也有些听不惯,就好比这时候的故事一样,全都是一些山狐野怪的故事,且毫无新意。
正当他无聊嘀咕的时候,声音又传了过来,刘大人到了,只见他带了一个年轻人,看打扮就是一个书生。
刘大人。
韩赵二人起身皮笑肉不笑的见礼,两位都是世家子弟,不必客气,给两位介绍下。
这位是周邦彦的学生,
秦云。
几人一番客套,时间便来到了戌时,也是个个文人该出手装笔的时间到了,台下一众清倌人,不下十位,放在后事,真能亮瞎一群单身狗的眼睛。
台下的欢呼声一声比一声高,可见诗词对于这个时代的影响。
影梅,
黄公子一首影梅,请各位看官点评。
好词,
;嗯,果然好词。
黄兄高才,
一群人一番恭维。
小生也有一首诗词,又有人高声念了起来。
允浩几人只能摇头轻叹,诗词对于他们武人来说一窍不通,不能说听不懂,但让他们点评诗词的好坏,确实是看不出来的,如果要写诗更是少之又少。
毕竟像辛弃疾岳飞这样的人物,也是南宋后期才有的。
如今武夫在朝堂还算好过一点,这还是潼贯的功劳,否则就凭于郑两位指挥史,也都不敢进这个所谓的风雅之地的。
如果没有潼贯,他们这个地位的人,只能去教坊司,也就是妓院,而今算是有些底气了。
众人见允浩并不怎么热衷这些表演,于是便问道,允兄你有心事。
;哦,
我只是想到了一些别的事情,摇了摇头。
诸位不用管我,我的酒量确实不行,我兄弟张勇陪这几位,闻言众人也都笑了起来。
隔壁的房间中,韩奇几人,到也算其乐融融,这位刘成明好歹是个官,他们今日前来就是为了赵大公子的事情,顺便也是给这位韩家公子接风的。
几人聊到了楼下的士子诗词时,刘成明便笑了起来,说道诗词,几位都是家世渊源深厚的公子,但要说写诗词,这位秦云兄,可是周大师的得意弟子。
二位今日不写诗词,楼下那些个唱曲的可不是损失。
韩赵二人对视一眼,心道,今日是你邀请我二人来此,这是什么操作,不过也没做声,听着这位刘大人怎么个说法。
只听他又道,
今日之汴梁,有三大才子,其一宋贤,其二,是刘家那位二公子刘景文!其三,就是这位秦云兄了。
二人一脸惊讶,虽然他们不学无术,但还是懂诗词的妙处,更是知道想写一首好的诗词有多难,不免正视了几分。
那么就让秦云兄写上一首,给两位品评一番。
韩赵二人也不做做,连忙说道,
好,
让我等看看秦兄的文采,也让底下那群才子知道,什么才是诗词佳作。
这话听似是夸秦云,给刘成明面子。
实则是想看他们笑话,秦云此人年纪不大,脸庞很正,给人的感觉就是一副正人君子的面相。
她也不怯场,笔墨纸砚哪个房间都有,方便各位客人酒后挥毫,于是便提笔便写,可见此人的确是有些才华的,此人言道。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
数峰清苦。
商略黄昏雨,
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
今何许,
凭阑怀古。
残柳参差舞!
不多时,秦云便写完了,刘成明从第一笔,看到最后一笔,心中越发欢喜,大笑道,果然文采出众,好诗。
而韩赵二人也都站了起来,他们有些不可置信的看着纸上的诗词,他们还真第一次见到,如此快速的写完一首工整,且很朗朗上口的佳作。
二人这次不在敷衍,微微躬身道,秦兄大才,佩服佩服。
;哈哈,来来,拿出去给小娘们唱出来听听,坐坐,听曲喝酒。
不多时,
这首点峯春。
便被一个人拿到了一楼,瞬间引起轰动,这是那位公子的佳作。
的确好词啊。
这词恐怕是今晚最佳了,没错没错。
快看底下署名,原来是秦云的大作,怪不得。
这人乃是我们汴梁的大才子,明年必定能够高中进士的大才,虽说诗无第一,但这首词工整且与雪天有关,加分不少。
我看,可当第一。
一群人议论的声音,此起彼伏。
而不久,一个清倌人,便玄动音响,一首好的诗词就是这么受欢迎,竟然一连唱了三遍。
允浩有些无语,无聊的看着几个大老粗互相饮酒猜拳。
这时,张勇和于龙高声叫了起来,你耍赖,自罚一杯。
这声音其实并不是很大,到在这个一点不隔音的房间,难免就有些大了一点。
也就在此时,一个声音响了起来,什么时候粗鄙的武夫也能来这地方了,真是有失身份。
允浩闻言皱了皱眉,刚要让张勇小声点,便又听到对面一个人阴阳怪气的说道,这里是文人风雅之地,武夫。
粗鄙,
几人听到隔壁的那桌人居然骂人,武夫本就是性子急,脾气更是火爆,那里还忍得了。本章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