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秘闻(2 / 2)
副史大人,此话在两年前大禹是不敢做出什么的,如今这女真人的使团也来了汴梁,此事怕是有变数啊。
能有和变数,他大禹的皇帝是看石头看出失心疯了不成,我们金禹两国承平已久,州郡也算相安无事,不会的。
看来这些人是有些底气的,谁让他们大辽是哥哥,而禹朝是弟弟呢。
另一边,蔡京府上,今日的蔡京可不是往日那样,老神在在的样子。
只见书房中,有好几个朝中大佬,下手边坐着潼惯,兵部尚书言冰云,吏部尚书柳纪元,御史中丞王黼。
当然还有身边的秦桧。
只见潼惯喝了口茶,不瞒太师,昨日就收到了两封拜涵,说着抬起头看向众人,而今不知太师……
蔡京挥手道,如今都到这时候了,你还在卖关子,快与老夫看看,于是他赶紧从袖子里也拿出好几封信递给了潼惯。
两人同时交换了信件,就在众目睽睽之下,看了起来。
二人的深色时而紧皱时而凝重。书房里的几人都是面面相觑,不明所以。
也只有王黼与言冰云,隐隐能猜到什么。
不多时,
二人看完,久久不语。
书房里的气氛有些压抑,三百来斤胖的不像样的礼部尚书柳纪元,已经是大汗淋漓,气喘吁吁了。
书房中只有蔡京潼惯有资格坐着,其他人都是站着,可见这个胖子,有多煎熬了。
这时蔡京看向潼惯,目光灼灼,面容如猛虎,紧紧盯着潼惯。
潼惯虽说见过太多的大人物的眼神,但像此时蔡京这样的眼神他是第一次见到。
而书房中的礼部尚书柳纪元终于是站不住了,框的一声坐到了地上,书房好似晃了晃。
蔡京这才收回目光,
叹了口气道,你可曾给他们回信?
语气听不出喜怒,但潼惯可是能感觉到这话的意思。
于是说道,本王要是回信,还来找太师你做什么。
那就好,
幸好你潼惯还有些理智,没有被诱惑到。
闻言潼惯的脸狠狠的抽了抽,你就不能和气点,好好与本王说话?
不过他也就是心里腹诽一句,
还请太师指点一二。
蔡京没有第一时间回答,而是喝了口茶,看了眼众人,你们都先回去。
几人进这书房,半个多时辰,茶没喝过一口,站着听两个大佬云里雾里的说了些话,这就让我们走了,那你叫我们来干什么来的,虽然这些人都是两人的心腹,心里也不免有几分委屈,当然,柳纪元除外,他心里是高兴的。
几人也不敢多说,只能躬身告辞。
书房里一下子静了下来,一时间二人都没有说话。
还请太师明言,为潼某解惑。
此事你怎么看,蔡京没有回答,而是问了一句。
依本王看,此乃天赐良机,也是我大禹夺回燕云最好的机会,见蔡京没有说话的意思。
接着说道,
而今女贞与辽人已经打了几场大战了,辽人也是有些重视女真人了。
出河店大捷,女真三千七百人,破辽国十万。
太师,辽人这次是怕了。
蔡京依然没有说话!
其实两年前那场起因,他们心里都清楚。
两年前的春天,辽人天祚帝来到女贞部落。
天祚帝去春州玩耍,召集附近的女真族酋长来朝见他。
当时正好有“头鱼宴”,天祚帝喝高了,就靠在殿前的栏杆边上,命令酋长们依次跳舞给他看。
其他酋长都跳了,阿骨打却说自己不会跳舞。
天祚帝再三要他跳,他就是不跳,充分表现出一个肢体不协调者的倔强。
天祚帝大怒,就要杀了完颜阿骨打,就在这时,身边的近臣萧楚劝说道,此人野蛮,又没什么大错,真杀了他,女贞就会乱套,这群野人不好管理,还不如让他继续为陛下做些事情的,而且这里是养马匹的好地方,一个小小的部落而已,陛下何必呢。
天祚帝见他说的有道理,便不再为难。
这件事对于天祚帝或许不算什么,但对于整个天下都不是好事。
而这位近臣萧楚也是没想到,自己的一顿讨得陛下开心的事,竟然引出这么大的祸端,后来这人被天祚帝的儿子,亲手杀了。
当时如果真的杀了完颜阿骨打,历史会是什么样,我们不得而知。
而这时候的蔡京,与潼惯似乎谈成了什么,不久后潼惯离开了蔡府。
天色见黑,潼惯坐在马车里,想着与蔡京你某的事,心中一阵激动,开疆扩土,收回失地,我潼惯必定名留青史,到那时,
蔡京,
我们走着瞧。
想到这,他掀起车帘,看着街道上的行人。
温暖的夕阳照了进来,潼惯此时的心情比之太阳,还要灼热。
本章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