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大结局(2 / 2)
子衿声音极轻,就仿佛是小猫爪子直往他心口挠:“朱瞻基,你是不是忘了,你也欠了我的。”
她端端正正地坐着,好像是新娘第一次出嫁时等候丈夫的模样。
朱瞻基心头一颤,突然明白了她的意思。
他慢慢走上前去,轻轻掀起了盖头,盖头下那张明艳昳丽的秀靥,第一次对他展露出毫不设防的笑意。
--
一辆摇摇晃晃的马车行驶在乡间,赶车的人,竟是当初那位尼姑徐妙锦。
一只素手掀开窗帘,似想探头回望紫禁城的方向,可指骨终究慢慢蜷起,帘子,还是放下了。
马车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天际。
--
日升月落,冬去春来,紫禁城新的一年又到了。
大厨房里,雪芦正在教年轻宫女们如何蒸糯米面,准备碎芝麻,预备做宫廷糍粑。
苏月华拖着一板车新鲜蔬果进了内院,因为右手残疾,只能用左手卸下蔬果,不小心被两名嬉笑打闹着经过的年轻宫女撞了一下,东西滚了一地。
宫女们被苏月华吓到,正要匆匆离开,迎面撞上了一个人,连忙向对方行礼。
已成为尚食的方含英走过来,亲自捡起了地上的蔬果,递了出去。
两名宫女面面相觑。
苏月华低头致谢,抬头望向大厨房内认真学艺的少女们,目光似怅惘似怀念。
方含英望着她,突然伸出手,替她将袖口挽了上去,避免沾到泥土。
苏月华怔了一下,只是笑笑,低下头继续工作。
草舍,风吹动小几上摊着那本野菜图谱,书页哗啦啦翻动着,一旁摆放着各种野草。
子衿正在看匣子里她的肖像,目光迟迟停留在最后一张。
朱瞻基步入草舍。
阿金连忙要通报,朱瞻基却作了个噤声的手势。
阿金连忙退下。
子衿回过神来,发现了朱瞻基,正欲解释。
朱瞻基看了一眼匣子,宽容地笑笑:“好好收着吧。”
子衿心中有些意外,然后她也笑了笑,将匣子上了锁,永远封存。
鹦鹉在窗台上跳着。
她走过去,轻轻将它捧起来,打开窗户,目送它飞向天际,自言自语:“也不知紫萍……现在到哪儿了?”
朱瞻基走到书桌前,提笔挥毫。
子衿发现,好奇地探头去看:“陛下在干什么?”
朱瞻基笑笑:“你瞧呢?”
子衿仔细一瞧,朱瞻基画了两杆清瘦的竹子,竹下一犬扭头回望,模样憨态可掬。
朱瞻基御笔亲题:宣德二年,御笔戏写一笑图。
在写“笑”字时,故意顿了顿,将笑的一撇点在“大”的右侧,犹如一个“犬”字。
“两竿瘦竹,下守一犬,正是一个笑字。”子衿果然噗哧一声笑了,旋即正色,嗔了他一眼,“陛下这是骂谁呢!”
朱瞻基眉眼带笑,哼了一声:“你向朕求情,饶恕吴氏和她的亲族,朕依了你,可你还是怏怏不乐。看来朕想博你一笑,可真不容易啊。”
子衿见他这般,蓦地,心头一软,眸光微微一凝。
“陛下一番心意,臣妾谢恩啦!可是紫萍走了,臣妾很是不舍,不知何时,才能再见……”
朱瞻基搁下笔,握紧了她的手,开口时,声音里尽是掩不住的忐忑:“朕将你留在身边,你心里……会不会怨朕?会不会……会不会怪朕?”
子衿抬手,葱白指腹轻轻抚上他的剑眉,一下一下轻捻着,想要抚平他轻蹙的眉心。
默了一会儿,她才温声软语地向他说:“陛下就没有想过,我每天陪伴在侧,若是心怀怨恨,还不趁机泄愤哪!”
朱瞻基故作烦恼:“那以后朕不是得小心了?”
子衿扑进他温热的怀中,用力抱紧他,笑眯眯地仰起头。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一日不见,如三月兮。陛下,臣妾,终究舍不得呀!”
朱瞻基忍不住低头亲了她一下,然后轻轻握住子衿的手。
他们相互依偎着,共同把画上的竹叶画完。
鹦鹉飞回了窗边,叽叽咕咕地跳来跳去,见始终没人理会,一展翅,再次自由地飞向天际。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