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杨广下葬(2 / 2)
所有人到齐后皆默哀不语,一队队侍卫抬着无数金银器具送往皇陵,伴随着吏部尚书高呼的悼词。
“大隋至今历经三十七载,隋高祖文帝于仁寿四年驾崩仁寿宫,传位于太宗大皇帝,然太宗正值壮年,中道崩殂,殡天于乱臣贼子之手...”
念完悼词,所有跟随杨广的宫女和一众侍卫将所有器物和帝棺抬进皇陵后,礼部尚书便准备让将士拉绳关闭陵寝。
将士手中的粗绳一直延伸到陵墓之内,拴在皇陵石门后的断龙石上,一旦断龙石被拉倒便会死死的扣在石门上的卡槽上,纵使你有千钧之力也无法打开。
得到命令的将士立即拉动绳索,眼见绳子即将绷直李平总感觉不对劲。
“等等。”李平高呼一声快步冲到礼部尚书的面前,呵斥道:“刚才进去的人呢?怎么不见出来?”
“李相,这些人都是先帝的侍从,按照礼制是需要陪陵殉葬的,如何出来?”
礼部尚书的话让李平怒气猛的窜上脑门,一巴掌就呼在了这个四十多岁的人脸上。
“你说什么?殉葬?我命令你,立刻让里面的人出来。”
李平的话立即引起周围大臣的骚乱,无不是指责李平大胆。
见这些人没动静,李平朝刘通示意,之后刘通便拔出佩剑一剑斩断了绳索,而后招呼随行的将士入陵。
“李平,你敢。”
杨倓眼见自己被如此欺辱,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让李平破坏自己爷爷的葬礼,再窝囊也不得不出面阻止。
许久不见的萧太后也是及时上前劝诫。
“李卿,何故如此?侍从殉葬乃自古有之,何必为了他们让陛下难堪,快快将你的人退下,并向陛下道歉。”
皱着眉,李平深深看了眼萧太后,这人本就是南梁贵族之后,李平不与她一般见识,转而看向杨倓行礼赔罪道:“陛下,是臣鲁莽了,只怪臣提前未知晓此事,不过。”
起身后李平一挥手大声说道:“自前朝大秦一统华夏六国后功劳何其伟大?即便如此始皇帝秦一世驾崩后依旧选择用泥俑代替人殉,大秦至今已有六七百载,不是人往高处走吗?何故倒退回去不成?我大隋的皇帝应该效仿秦一世,以始皇帝为榜样,才能威震四海富有天下。”
见李平将局面圆了回来,众大臣无不拍手称赞,只要李平不是故意捣乱,并且说的话有理有据大家卖他个面子又如何,何必为了死人跟活人过不去?
当然,除了被李平扇了一巴掌的礼部尚书除外,但李平是他的直属上司打他也是白打。
始皇帝之名又有谁能不知道,听李平将杨广比作秦皇杨倓也有了台阶下,便放缓情绪笑道:“原来如此,还是李爱卿考虑的周到,我等帝胄自当以统一天下的秦皇为榜样,是朕误会你了。”
说罢杨倓便要朝李平行礼,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李平哪敢受杨倓的礼,立即冲上前将杨倓十分缓慢的动作制止,杨倓被扶暗自一笑便起身欣慰的看向李平。
不一会,那些早已哭成泪人的婢女和侍卫被将士们带着逃也似的出了帝陵,劫后余生的大起大落让她们扑倒在地放声大哭,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们在给杨广哭丧。
谁又想死呢?他们每个人都被专门召见谈过话,他们不乖乖进去送死,他们的家人就会跟着一起死,为了家人,即便知道进去后再也出不来他们依旧义无反顾。
确认所有活人都已经离开陵寝后之前的将士将断掉的绳索接上再次用力拉扯,只听轰的一声巨型长条断龙石砸向石门并将其完全闭合。
按照规矩,陵寝关闭后大臣和皇帝便要离开,陵道途中不能回头。
跟随众人李平也离开了此处,路上有些大臣则上前套近乎,询问李平何为兵俑。
毕竟兵马俑距今已经几百年时间,而且没有任何史料记载过有兵马俑的存在,但民间一直有这种传说,所以知道一些风言的官员便好奇的上前打听。
“据说秦始皇在他的陵寝内注满了水银,穹顶上绘制的是漫天星斗,以水银为华夏水系,他的棺椁就漂浮在水银上顺着水银在华夏九州来回飘荡,而他生前烧制了几万手持兵器身披铠甲的陶俑,来守护他的帝陵。”
“什么,居然如此雄伟。”被李平描述后,众人都吃惊不已,不敢想象始皇帝死后在下面究竟过得多么奢华。
“是啊,这可糟了,恐怕之后历代皇帝下去后只能给始皇帝当仆从了,以天地为陵寝实在太超前了,之后谁人能比得过始皇帝?”
“是啊是啊,咱们也赶紧制作些陶俑吧,不然先帝在下面恐怕要吃亏。”
听着这些大臣的疯言疯语李平一阵无语,好歹是万里挑一的门阀精锐,怎么跟跳大神的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