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雒阳雏虎 第三十一章 必败无疑(1 / 2)
曹操离开雒阳,走任顿丘令,这下子雒阳城中能主动来找李继说话的真就没有几人了。
李继也只好安下心来,继续在阁楼上看书。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今年天气十分的异常。沿海飓风上岸,连雒阳都好像受了影响,接连下了将近一个周的暴雨,接着各地就陆续传来地震、冰雹、蝗灾等自然灾害,幸好没有因此发生疫情。
这种接二连三的天灾好像让朝廷上稳坐的皇帝也慌了神,在这灾祸连连的夏日结束后,连忙下了份罪己诏,然后下令让大臣们各自上疏陈说处理这些情况的措施。
作为议郎的蔡邕终于有了发话的机会,连夜苦思,上疏了七件措施:一是明堂月令,在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居明堂迎祭五帝于郊;二是广泛征求意见,询问政治之所以得及其之所以失的原因;三是增加访求贤能的方法,广开贤明政治之路;四是督察不法,检举坏人,分清是非,让百官知道奉公守法就是福,营私舞弊就是祸;五是加强诸侯的管理,应当立志办大事;六是定好赏罚标准,大量的冗散人员也应该有才者才能位居其位;七是以宣陵孝子为名被任命为太子舍人的那群人根本没什么才能,应该换成真正有才的人来当太子舍人。
前六件事没什么好说的,对于第七件事,李继在看过后却感起兴趣来。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一批人自发的在帝陵前结庐而居,说是为各位大汉先帝守灵。于是在前段时间,也就是各种天灾没发生前,这些称作宣陵孝子的人被任命为太子舍人。
这就非常有趣了。
汉朝的底层人若是想发迹,只能靠当地的父母官选举。而选举有些硬性要求,其中一个就是孝,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嘛,不孝怎么行。
这些人倒是另辟蹊径,给各位先帝守陵,守个几年下来,即孝又忠,都不必父母官选举了,皇帝直接下令让他们做官去,可真算的上是一步登天。
要李继来说说蔡邕的这些建议,那只能用假、大、空三个字来形容。说的对不对?都对。有没有用?完全没用。
只有第一条和最后一条还算说出了具体的措施,可这七条建议里,就这两条是实际上最没用的,一个算是加固了“礼”的教化,一个只是换下这批幸运的蠢材。
但问题来了,蔡邕是谁,他凭什么能在雒阳城以一个议郎的身份惹得无数朝廷大官平日里无事就前来相聚,凭的就是有才。明明是一本毫无用处的奏章,硬是因为他才华横溢的文笔脱颖而出。
汉灵帝是个喜欢辞赋的主,当即就在大殿上表扬起蔡邕来,还在几天后亲自前往北郊迎祥气,举行辟雍礼。又下诏把那些被任命为太子舍人的宣陵孝子,统统改任了丞尉。可以说,蔡邕算得上是非常受皇恩眷顾了。
整个七月份,雒阳城在灵帝的一系列操作下变的好像焕然一新起来,每个人都以为皇帝要励精图治,大汉将要中兴了。
不过这一切美好的假象,都在雒阳城中一场普通到再普通不过的晚宴后,突然停滞下来。
“你想清楚了?”
一听就让人难受至极的公鸭嗓响起,对面正身穿戎甲的武将赶紧跪了下来,慌忙的不断在地上磕头。
“想清楚了。我不过是酒后失言,说段颎他贪生怕死,愧为大汉将军,他就要诬陷我是党人,害我入狱。既然他不能容人,那我远远避开就是了,还请冠军侯成全。”
被称作冠军侯的人是王甫,就是当初灭了窦武、陈蕃引起第二次党锢之祸的主谋,早年间靠着诬奏渤海王刘悝谋反而得了冠军侯的爵位。
而跪在地上不断磕头的人,则是曾在段颖部下做过司马的田晏,也曾在早年的汉羌大战中立下赫赫战功。
几天前,一个平常至极的酒宴上,田晏喝高了在席上耍酒疯,嚷嚷道当初的凉州三明只有一个段颎是投靠宦官的贪生怕死之辈,自己羞于做他的部下。当时就被人偷偷告诉了段颎,闻讯赶来的段颎亲自提着长枪追了他几条街这才逃掉。
于是现在,田晏也跪倒在了宦官的跟前,看起来倒多少也有几分可怜。
“打仗是要花钱的,更何况是主动出兵。”
王甫嘴角翘起来,颇感有趣的看着他不断磕头,粗粝的砂石地上已近隐隐见了些血红色。
“田晏愿散尽家财,明日就送到府上,请大人一定帮我求情。”
田晏眼泪都流了下来,他也是被逼的没有办法了,段颎是什么人他可太清楚了。当年在边境打羌人的时候,段颎可是每次胜仗后都必会灭种绝族的狠人,无论老幼妇儿全部赶尽杀绝。他也曾在他手底下干过,这个曾经的大汉将军会怎么对自己已经不言而喻了,说什么也不能再在雒阳城待下去了。
王甫也调戏够了,拿脚阻止了这个满脸血污的头继续磕下去,阴瘆瘆的说道:“送到府上的财物我会充入军资的,等财物到了我便就会向陛下进言,你回去准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