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一环套一环(1 / 2)
温保柱交代完了。
刘二女再也支撑不住,一下子瘫坐在田间地头。
高氏赶紧想去拉刘二女,但周良国却把她拉住了。
“让她静静”周良国叹口气淡淡的道。
高氏有些生气,可是她被表哥抓的紧挣脱不得,气的她将头扭到一边。
周良国无奈的笑笑。
然后一边感同身受的看着刘二女——他也是被亲戚伤透的人。
一边忍不住在心里嘀咕:都说这辈子受苦受难的都是上辈子没做好事的。也不知她上辈子造了多大的孽,遇到了这种婆家,也是奇了怪了。
突然刘二女动了。
她像被什么惊醒了一般手脚飞快的爬到儿子身边。
还好,儿子还在!
她低着头,塌着腰,曲膝紧紧的将张伯书抱在怀中,将脸埋在儿子的脑袋上,让人看着只觉得精神十分颓唐,背影十分萧索。
但其实温保柱交代的内情一直在她脑海里翻来覆去。同时她苍白的让人看不见的脸上也不时闪过茫然、后怕、愤恨等诸多情绪,也显示了她内心的不平静。
当然不能平静了。
刘二女一直知道张杨氏不喜欢她,后来两人发生冲突后,对方大约会恨死她也很正常,但她真没想到对方会借刀杀人。
她以为对方虽然行事狠毒,但最起码有一点好处——正大光明的出手。那知她还是想的太简单了。
人都会变得,她自己就变了,要不然他们母子能分灶吃饭?她怎么会没当回事呢?
还有张大英,自两人做了姑嫂后,她们虽然并不怎么好,但也没怎么差呀?张大英回娘家来自己也是尽力招待……
可张大英是怎么回报她的?
只因她张大英没子便想过继她的,凭什么?
她十月怀胎死门关走一趟千辛万苦生儿子难道是为别人准备的?
那是活生生的一个人啊!不是谁家的大萝卜。就是个大萝卜也不是谁看上了都能拔回家的?
这么简单的道理三岁孩童都懂,可她张大英呢?
被张杨氏挑拨几句后,便想除了她这个绊脚石。
想到这儿她又想起对方的计划来了——
事情得从头说起。
只说那天张大英从气冲冲的回温家后一进门不等温家人问,她自己便竹筒倒豆子噼里啪啦的一通说了。
她越说越气,温家人也越听越气——
从这儿就可以看出来温家人也不是啥好人,也是赞同张大英行事的。
同时他们也更坚定了过继张伯书。
一来这本就是他们的目的。
二来民间有一句老话叫‘牵着不走打着倒退’,而他们一家都是这幅驴脾气,越不行越要办成。
只是话好说,事难办啊。
虽然张杨氏可能有私心,但她说的也是事实。
张家元绝对是他们过继路上的拦路虎。
张大英当时也是因为无子的事太折磨她了,听到有办法也就光想好事没想其他便回娘家去说了。
一受打击脑袋清醒她立即记起她大伯父是啥人啦——
因为张家子嗣单薄,他特重视子侄后辈。就比如她那几个兄弟明明也不成器,可大伯父愣是无怨无悔的接济了五房几十年。
更别说她不占理。听说过过继侄子外孙的,没听过过继娘家侄子的。
毕竟世人讲究宗族观念,侄子是一家人,外孙好歹流着一半的血,媳妇娘家侄子算啥?
温家又不是没人了。
张家也不是活不下去了,谁敢答应就不怕毁了家族名声?
更别说张大英还想过继了张伯书,再让张家元帮她压服温家人了,这简直就是异想天开。
所以直接过继是不行了。
只能另想办法。
可是这事他们又不能找别人商量,其实他们也找不上啥人出主意。
那么只能自己来。
俗话说得好‘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何况他们是两对夫妻四个人呢。
他们绞尽脑汁想了一天还真想出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那就是——偷。
成功后一家人立马离开家乡去外面躲两年。
正好张大英婆婆有个好姐妹在省城安德府的大户人家当下人,如今在主家挺得脸的,帮主家管着两间铺子,捎信让他们去帮忙。
小孩子变化大,过个几年十几年的他们再回来谁还看出来这是张伯书?到时候还不是他们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当然若外面过得好了,也不必回来了。穷乡僻壤的地儿有啥好待的?
不过前提是他们能顺利跑出去。
谁让她大伯父在县衙里混呢?
若他发动捕快衙役们去找,他们真没信心不被抓住。
便在这时,张大英想起一个人来。
谁呢?任氏。
任氏是张家元夫妇的次子张知明的媳妇,是金宝的亲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