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一章 喜上加热闹(2 / 2)
张赵氏把茶杯重重的往桌上一放,怒斥:
“你闭嘴吧,不说话没人当你是哑巴。你以为你是谁?脑子被驴踢了?”
话音一落,张裴氏跟着添了了一把火:
“她倒想被驴踢呢,家里有驴吗?”
张杨氏狠狠的瞪了张裴氏一眼,可惜她并不放在心上,说起来都是妯娌,谁怕谁啊。
张杨氏气鼓鼓的不吭声了。
气氛有些微妙。
刘二女犹豫了一下,这才鼓起勇气对张赵氏问道:
“弟妹怎么样了?”
提起这件事,张赵氏立刻多云转晴,她兴致勃勃的道:
“好着呢!请了好几个大夫都说好。原本她还想来,被我说了一通。
你说那么大人了,挺着个大肚子,说句不吉利的话,这儿人来人往的,被人撞了怎么办?这不是没事找事?
我跟她说了,让她好好待在家里,实在闷着慌了就请亲家母来家说话。
要是想吃啥,家里没有的,只管派人跟我说一声,我回去时一并买上就是了,家里再怎么样也不能亏了她的嘴。”
说话间,周围的桌子陆续坐满了。
奴仆们开始上菜。
刘二女一边捡着能吃的吃着,一边听着周围的人闲话家常。
忽然,只听着后面那桌,有个大嘴巴妇人一脸神神秘秘的向旁边身穿酱红衣服的妇人窃窃私语:
“你听说了吗?”
酱红衣服撇了她一眼:
“你这不明不白的,谁知道你说什么。”
大嘴巴妇人不满,大声嚷嚷:
“哎呀,如今城里谁家最闹腾?”
那自然是孙家。
酱红衣服立即明白了,不过她就是看不得对方卖关子的样儿,便故意不冷不热的道:
“不过是些妻妾嫡庶相争的把戏,有什么稀奇的。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山上抓下来的泼猴,没见过世面。”
被她如此挤兑,大嘴巴妇人顿时没心情往下说了。
不过妨碍不到旁边其他人的热情——世人总是对别人家的八卦极有兴趣,尤其扎堆聚众时更是津津乐道乐此不彼。
“快说说,别理她。”
“就是,我最烦说话说个半截不说了,这不成心让人不痛快?”
……
大嘴巴妇人见众人都捧着她,这才又有劲儿了,也不抻着了,登时洋洋得意道:
“还不是孙家。”
说起来这个孙家还是刘二女她们认识的人家,就是张杨氏的侄女杨贵华的夫家,县城的大商户孙家。
不论是杨贵华还是任氏,都与自家有关系,因此张家元这一房一直盯着她们,刘二女知道这些还是听张知慧说的。
据说,杨贵华虽是孙家少爷孙庭自己闹腾的要娶的,但一来时日久了,感情早就不复当年了。
二来,杨发带着儿子火烧孙家铺子的事不过是意气用事,毕竟是普通人,做的不隐蔽,没费多少功夫被孙家查出来了。
这也幸亏杨家人跑的快,要不然即便没有证据,就凭怀疑这点,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孙家人也能让杨家吃不了兜着走。
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杨家倒是一走了之,杨贵华却还在,别说她只是个庶媳,就是当家太太,那也得倒大霉。
本来当家主母,嫡枝就够打压她了,更雪上加霜的是自家的后盾,她男人孙二少孙庭还纳了个妾,也就是张金宝的娘任氏。
虽说杨贵华仗着正室的身份,加上比任氏更了解自己男人,挑拨离间诸多算计让任氏进门没多久便一败涂地,伤了身子不能有孕,可一无所有的女人才最可怕。
张知慧当时就说,估摸着孙家以后有的是热闹看,难道真应验了,孙家这就出什么事了?
想到此处,刘二女便提了一份心。
张杨氏与小杨氏也竖着耳朵听起来。
毕竟杨贵华跟她们是亲戚,虽说近来不走动,可大家都姓杨,同气连枝一损俱损,别有什么事牵连到她们身上那就不妙了。
大家不约而同的放轻了声音。
只听得大嘴巴妇人说道:
“自从被一把火烧了大半家业后,外面不清净就不说了,就自家里头也不太平。几房当中那是三天一大闹,两天一小闹,就没有一日是安静的。
只不过长房和三房都是嫡出的,有孙太太在哪儿压着,面上总还过得去,二房就不成样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