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仗义相助(1 / 2)
长安。
宽阔大街之上,飘满丁香花刚开放时的香气,花香直冲九霄,飞扬万丈。湛蓝穹顶中央,几只苍雁翅展雄飞,正呼啸啸自南向北,如同数道银光,划破苍茫天际。
两尊石狮子威严耸立,狮子旁边一所大宅坐落,阳光直射下来,把宅院照得金光耀眼,碧瓦生辉。
街上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突然间砰的一声,那大宅大门大开,笑声朗朗中迎出两骑快马,两匹马马鞍上皆坐着个公子哥模样儿的青年男子,前面马上那男子笑道:“老弟,今天打算再猎上多少头豹子?”
只听另一个青年男子道:“打多少头我不知道,总之比你打得多就是了。”
“只怕你弓还没勒紧,就被吼声给吓得跑远了!”
出得城门,调转马头向南急驰而去,一只大雁振臂俯冲,掠过城墙,再看那二人时,早便连人带马不见了。
这两位青年姓朱,哥哥叫朱伯恩,弟弟叫朱仲玄,是长安府公朱大人家的公子。那朱伯恩二十来岁年纪,生下来便口大耳大,浑身上下透着一股子硬汉劲儿,朱仲玄比他年少两岁,玉面薄唇,骨骼清奇。他两人虽然自小出身富贵人家,向来衣锦荣华,不愁吃穿,却没养作一副好吃懒做的习惯,从三四岁时起便学武射箭,多年以来练的筋骨强壮,颇具阳刚之气。
两人一路驱马狂奔。二人胯下那两匹坐骑一黑一红,红的那匹显是西域汗血宝马,鬃毛擦得甚是锃亮,奔驰如电,转眼一个纵蹄,从身旁黑马前跃了过去。
那黑马乌如墨玉,双眼放光,见红马转瞬间便超过了自己,急啼一声,向前飞奔,蹄踏地面,震得甚为清响,看看赶上那匹红马时,两旁已是丛林密布,俨然进入了一片绿谷。
此间地处关中盆地,四面群山环绕,北有渭水横穿而过,与东方灞河相互交汇,成掎角之势,其间绿林杂布,川谷掩映。
昔日秦王嬴政据此而东灭六国,刘邦坐拥关中,得以开创大汉四百年基业,大唐天子李世民由此起兵,河东群雄纷而附之。直至方今此地百姓仍旧多威武矫勇,当年雄风之势丝毫不减。
再说现今天下,正值兵荒马乱之年,蒙古人曾在数十年前马踏中原,建立大元。汉人和南人被当做贱民对待,由于不满外族统治,常常起兵造反。关中之地源处北方,民族混杂,朝廷庇护权贵之士,各地百姓遭受官府欺压,怨声载道,关中之民作风彪悍,骨气甚硬,近年已有多人揭竿而起。
朱家原本是书香门第,祖上乃宋朝著名理学大家朱熹,清廉从政,品誉甚佳。等到南宋覆灭,后代子孙仍以功名为业,为官之众不见有减。
却看二人竞逐,朱伯恩双腿一夹,黑马嗖地从红马旁闪过,朱仲玄突然扬起长鞭,在半空中抽出,只听啪的一响,红马蹄下犹如镀了层闪电,一加速便冲了上去。二人你先我赶,我超你追,在树林里连兜了几转。
此时前红后黑,朱伯恩双眼斜望,从箭袋里抽出支箭来,提起长弓,弯弓搭箭,唰的一射,那箭去势极快,从草丛中飞掠而过,正好射中了一只野兔。
朱仲玄催马赶上前去,拾起兔子,大声笑道:“哥哥箭法真准呀,若是谁都有哥哥的箭法,那汉朝也不怕匈奴来犯了。”
朱伯恩道:“唐朝诗人王昌龄有云:‘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你哥哥的箭法跟飞将军李广的比起来,还要逊色得远啦!那李将军一箭能射穿两个匈奴兵的脑袋,匈奴兵将作战迅猛,如同草原上的苍狼,岂是区区一只小白兔能比?”话音刚落,只听林间一阵唰唰声,二人提起精神,侧头环视,突听一声鹿啼,东北角树旁窜出一匹小鹿,背上花白相间,外观颇为好看。
朱仲玄道:“大哥,你看这头小鹿长得多俊呀,咱带回去给爹爹煲一锅鹿头汤!”抽刀出鞘,瞧准了眼尖,顺势掷出,一柄精钢宝刀忽地划过半空。
朱伯恩道:“当年秦失其鹿,天下豪杰共逐,正所谓逐鹿中原。大禹造九鼎而定九州,得鼎而告谕天下,便说是叫问鼎江山。蒙古人占了我们汉人的江山,吃了这头又肥又大的鹿。”说到这里忽然气愤填膺,接着又是说道:“我们汉人岂能被人放在刀板之上,任其宰割?”
只见那刀不偏不倚,斩中了鹿的脖颈。朱仲玄将鹿身驮于鞍上,拍马迎回,说道:“大哥说得对,煲汤也要讲究火候、时辰,倘若不会煲这碗汤,便需要换个厨师!”
朱伯恩道:“天下英雄喝不惯这碗汤,必然要掀翻灶台,改厨换代。”朱仲玄轻声叹道:“逐鹿江山,问鼎中原,逐鹿江山,问鼎中原!”心下默想:“古今英雄又有多少人可以做到?只不过寥寥数几罢了。”
兄弟俩又打了几头猎物,将猎物置于马上,拨转马头,迎着落日余晖往山谷深处进发,到了一条小溪边,就在此处下马稍歇。
朱伯恩牵两匹宝驹到了浅滩,挽起袍袖,为它们刷洗毛发。他伸手抚摸红马的脊背,红马见不是主人在旁,双蹄猛踏,尾鬃狂甩,溅起无数水花。
朱伯恩朗声笑道:“喂,老弟,你这马儿忒也顽皮,咱们和它朝夕相处,怎么不认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