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飞鸿传书(一)(2 / 2)
“护商队第四连与特务连合编为护商队第二营。第四连番号不变,特务连拆编为特务第一、第二两连,晋升宋振嗣为第二营营长,营监为……”
说到这里,朱平槿停顿一下,思考营监的人选。合格的营监比合格的营长更缺乏,贺有义和程翔凤不能离开中枢,罗景云刚刚升了副营职,晋升过快不是好事。
“第二营营监由宋振嗣暂代。王大牛为副营长兼特务一连连长,许守财为副连长;刘连鹏为特务二连副连长,代理连长。其余军官人选按老规矩推选,由宋振嗣上报。坚参尼达部整编为董卜独立连,暂受第二营指挥。”
刘连鹏是刘连擢的幺房族弟。幺房出老辈,年纪只有二十岁,论辈分还是左护卫指挥刘胖子的族叔。宋振嗣在天全就推荐过他,朱平槿在雅河之战中也观察过他,是个很英俊很沉稳的军户子弟。当时宋振嗣还推荐了几个人,朱平槿都放在各部队考察使用。
许守财是原来跟着王大牛出来的邛州佃户,参加了飞仙关那次不太成功的夜袭。他作战勇猛,是个敢冲敢杀的猛将。
小太监继续念信。
李崇文报告,吕三经过实地考察,在龙泉山的西麓找了一块地方,唤作松林山,可以作为护商队的训练基地。
松林山与牛角寨之间隔着龙泉山脉。此地四面环山,隐蔽性极好,中间是个开阔的浅丘谷地,大概有五里宽,八里长,可供数千人训练。此处距离成都到仁寿的官道不过十余里,进出成都很方便。一旦遭到强敌进攻,还可以上山进驻牛角寨,是个可攻可守的地方。原来松林山有几家猎户,后来被牛角寨的土匪祸害之后,这里便没了人烟,只剩下一大片松树林子。
在李崇文的信里,他还特别提到了一个王府出去的小太监丁原。
那丁原只有十七岁,被安排到县境东北方的一个中庄担任管事。县境东北方毗邻简州,又靠近牛角寨,人口逃散尤为严重,到处都是荒地。当地地势崎岖,虽然有几条大河流过,田里却长年缺水。
这个小太监精明能干,做事很有担当。他一上任,就冒着俘虏哗变的风险,将分给庄上的两百多雅州俘虏和王庄精壮混编在一起,专门组成了一个三四百人的垦荒队。四个月下来,这个专业垦荒队便开垦荒地三千亩。他又利用地势之便,在山间峡谷狭窄之处筑坝拦水,建了两个储水的小堰塘。
李崇文信中说,他亲自去看过堰塘。筑坝用的是石块加夯土。坝上建了水闸,水闸用的全是砖头,闸门则是厚木板。虽然水坝只有七尺高,九尺厚,比起都江堰的几道堰坝来显得简陋,但凭借深丘间的有利地势,拦出来的水面却有几十亩。现在,丁原那里收留的逃户最多,口粮非常紧张,李崇文希望王府再借些粮食给他。
听完了李崇文的信,朱平槿立即抓住了要点:
必须优先解决仁寿的军事建设问题和军政主官的矛盾。
李崇文与贺曾柄的争论,朱平槿认为主要是两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所致。
李崇文主要从民政角度看问题,希望把全部资源都投到农业生产中。贺曾柄主要从军事角度看问题,希望在仁寿县保留强大的可以随时增援成都的军事力量。其争论的本质上,在于护庄队的定位。
护庄队是地方军,不是乡兵,两者的差别很大。地方军是留驻地方的正规军,可以调动到远方作战;乡兵则是兵民结合,亦兵亦民,聚则成兵,散则为民,以守乡守土为主。护庄队驻守王庄,便定位于乡兵的观点,是错误的。要知道,护庄队的调遣之权,始终集中在世子府!
贺曾柄为什么如此坚持?他很明显受了贺有义的影响。贺有义跟在朱平槿身边,对目前省城、乃至四川一省的复杂局势有较全面的了解。作为率先投献王府的书生,朱平槿安排贺有义干了几次脏活,他对朱平槿的心里想法也比一般人清楚些。
不能将贺曾柄继续留在仁寿了,将帅不合乃是大忌。等贺曾柄调走后,再回信纠正李崇文的错误思想。回信太早,可能损伤李崇文的权威。也可能让李崇文对贺家将产生隔阂。
朱平槿想了想,对程翔凤道:“程先生,请起草一份旨意,任命贺曾柄为华阳县王庄护庄大队副大队长,代理大队长。从仁寿县护庄队中抽一百人给他。他儿子贺桂调世子府,本世子另有任用。贺曾柄的遗缺由贺庭大和吕三接任……干脆,将贺仇寇的儿子贺桓一并调来世子府!”
华阳县与成都县都是四川省的首县,东南属华阳县,西北属成都县,两县以署袜街和青石桥为界,大致平分了成都城。
但华阳与成都两县的县境并非只有城墙包裹着的城区。在成都城郊还有很大一块。如华阳县的管辖范围,在城东一直到了龙泉山脚下,与简州接壤。川西到川东大道上的重要驿站——龙泉驿,就在华阳县的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