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纠结的刘协(2 / 2)
而许劭在仔细观察曹操后,直接说出后世耳闻能详的一句话,“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这句话伴随了曹操的一生。
而且根据刘协第一世各种专家对曹操的研究,通过大量资料证明,在十八路诸侯讨董之前,曹操还是一个大大的忠臣。
曹操早年被举孝廉后,靠着家里的关系,直接在洛阳担任洛阳北部尉。
新官上任三把火,曹操一上任就制定了五色棒,申明了一系列法规,专治贪官污吏和权贵纨绔子弟。
执法之严,让人叹为观止。
直接将当时最牛宦官蹇硕的叔叔蹇图给乱棒打死,秉公执法可谓之清官。
不过也搞得自己两边不是人,众所周知,曹操的父亲曹嵩是大太监曹腾的养子。
所以按理来说曹操应该是属于宦官这一派系,但他偏偏打死了蹇硕的叔叔蹇图,直接得罪了宦官这一派系。
在担任洛阳北部尉期间也得罪不少权贵,这样的后果就是导致曹操直接得罪了宦官和权贵两个派系。
后来曹操在洛阳待不下去了,因为曹操的背景关系,洛阳的这些权贵也拿他没办法。
直接眼不见为净,把曹操调到去当济南相。
不过当地大大小小的权贵听闻曹操要来上任,纷纷闻风遁逃,非常惧怕执法严明的曹操。
从这种种事迹上看,曹操的确做到了治世之能臣。
而证明曹操在青年时期是忠臣的铁证,就是他晚年在《述志令》中有这么一段话:后征为都尉,迁典军校尉,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此其志也。
大意就是:后来我被征召做了都尉,又调任典军校尉,心里就又想为国家讨贼立功了。希望得到封侯,当个征西将军,死后在墓碑上题字说:“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这就是我当时的志向。
曹操这段话说的是十八路诸侯讨董时期自己的志向。
由此得出曹操现在心态大概是想做个征西将军,志向并不伟大。
当然,曹操现在虽然可能是忠臣,但前世的血海深仇让刘协不知道该用那种面目对待曹操。
直接杀了,说不过去,人家曹操是来投靠效忠你这个皇帝的,没必要将前世的仇恨带到这一世来。
放心用吧,刘协又不敢用,主要是前两世对他的影响太大,让他没信心统御曹操。
打个比方,你穿越到天朝开国时期,趁一代伟人弱小的时候,收服了他,但你敢用一代伟人吗?
所以让刘协很是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