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青史留名者(2 / 2)
“不过,若是明年乌衣台的人数扩充至两百人,办事处从如今的五处增长为十多处,张叔还会像如今这般游刃有余吗?”李延庆心中暗暗想到。
不过,李延庆此时已经不再怀疑张正的能力,反而有些期待张正更进一步的成长。
毕竟一个好汉三个帮,李延庆深知,要想成大事,光靠自己一个人,以及李家的几十号人,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笼络和培养众多优秀的人才。
优秀的人才,大多并不是生的,而是通过后培养而成的。
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封侯者大半出自沛县。
光武帝刘秀重建汉朝,云台二十八将中,籍贯在南阳和颍川者,足有十八人。
朱元璋建立明朝,诸如徐达、常遇春、李善长等开国文武大多为江浙人士。
这三位白手起家的皇帝,其开国元勋大多是来自他的家乡。
这并不是因为当时的人才都在这三位皇帝的家乡,只是因为这批开国元勋们拥有了锻炼和施展的平台,所以他们才能青史留名。
有了平台,樊哙这样的屠狗辈能成为裂地封侯的舞阳侯,萧何这样的无名吏也能成为一代明相。
没有平台,即便拥有经纬地之大才,那也无处发挥,只能籍籍无名,泯然众人,消逝在漫漫历史长河之郑
李延庆坚信:在乌衣台这一平台上,只要假以时日,多加磨练,即便是张正和刘从义这般出身农户者,也能成为独当一面的大才。
至于赵普和楚昭辅这样在后世史书上的留名者,李延庆更是期待他们的归来。
毕竟他们两饶能力已经得到了历史的认可,只要自己与父亲李重进能够提供给他们发挥的平台,他们自然能够发光发热。
但赵普与楚昭辅几日前联名从长安捎来信件,是家中事务繁杂,加之永兴节度使刘词病重,两人恐怕要到开春之后才能带着家属来宋州投奔。
想到这里,李延庆不免有些的遗憾。
“对了,财务部的部长,就先让林德业来试试,他当过粮铺掌柜,下南唐的账簿也做得很完美,我今日就写信去宋城,让林德业过来。”
李延庆想起了自己招揽的粮铺掌柜林德业,林德业在下南唐的行动中表现得极好,将账目算得清清楚楚,每一文钱的去向都有明确记载,给李延庆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是。”对于李延庆的吩咐,张正自是不敢有任何疑虑,再他目前也还未找到合适的人选。
“至于其他四个部门的部长则不急,张叔你先在乌衣台里挑挑看。”
李延庆先将两个最要紧部门的部长定下来,其它四个部门他还暂时没想到合适人选。
要不,问问父亲好了?李延庆突发奇想,父亲李重进作为节度使,身边必然会有不少可用的人才,而且李家的亲戚也有不少,趁着过年集结于开封,兴许能找到合适的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