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党锢之争!(2 / 2)
——这一点天下人几乎都知道。
上一任大汉桓帝刘志34岁而终,但却因身后并无子嗣,年轻的窦皇后(桓帝死后被尊为太后)及其父亲窦武,便把继承人的年龄设定在少年段。
刘宏本为汉章帝玄孙,曾祖父乃是河间王刘开,父亲解渎亭侯刘苌与桓帝刘志算是堂兄弟。
也可以说,刘宏就是桓帝的亲堂侄,当时只有区区12岁而已!
汉桓帝永康元年(167年),刘儵以光禄大夫身份与中常侍曹节带领中黄门、虎贲、羽林军一千多人,前往河间迎回刘宏。
建宁元年(168年)正月二十日,刘宏来到夏门亭,窦武亲自持节用青盖车把其迎入殿内。
第二天,
刘宏便登基称帝改元为“建宁”,由于灵帝年幼,由窦太后辅政。
窦太后执政后,论功行赏下,特封窦武为闻喜侯;其子窦机为渭阳侯,位拜侍中;其兄子窦绍为鄠侯,迁步兵校尉;窦靖为西乡侯,位拜侍中,掌管羽林左骑。
一时间,窦氏一家权倾朝廷内外,十分显贵。
后又看重陈蕃,大小政事,均有陈蕃参与定夺。
随后陈蕃与窦武又起用了在第一次党锢之祸中受挫的李膺、杜密、尹勋、刘瑜等,使之列于朝廷,参议政事。
这一举动,顷刻间便赢得了天下士人之心。
“天下之士,莫不延颈想望太平”。
这句话便揭露了当时,整个大汉朝廷士族臣子所思。
可宦官势力虽然遭到压制,但是中常侍曹节通过灵帝向窦太后献殷勤,渐渐的取得太后的信任。
见此,陈蕃与窦武不免担忧。
于是二人便密谋欲除去宦官,但太后一直犹豫不决,迫使陈、窦二人决定采取武力消灭宦官势力,但密奏却先被宦官得知,最终激起事变。
永康元年(168年)九月初七日,宦官就发动了宫廷政变。
他们把灵帝骗出来持剑开路,关闭宫门,逼迫尚书起草诏令,任命王甫为黄门令;又胁迫太后,夺取了玉玺,派人去逮捕窦武等人。
谁知窦武却不受诏,
与侄子窦绍边战边退到军中,召集了数千人镇守在都亭。
结果呢?
陈蕃听说发生变乱,便率属下官员及太学生八十多人,手持兵器冲入承明门,结果却与王甫军遭遇。
最终陈蕃被抓捕,落得个送至北寺狱折磨而死的下场。
可王甫却带领虎贲羽林军,同包围将军府的不明就里的张奂军队会合。
二人假传诏令,诬窦武反叛,以引诱窦军投降。
窦武与窦绍势单力薄,被重重包围要看求生无望,最后被迫自杀。
随后窦家宗亲、宾客以及姻亲,凡抓到的全都都被直接杀掉。
后又将窦太后迁入南宫,将窦武家属迁徙于日南。
最终逼迫皇帝下令,自公卿以下,但凡是陈蕃、窦武举荐的,以及他们的门生、旧属,一律免官,永不录用!
这就是灵帝初即位时,发生的第二次党锢之争!
在这种复杂情况下,一直被当做傀儡的灵帝刘宏,又能有什么能力一举将皇权抓在手中呢?
他最终能够做到的,无非是延续恒帝时的做法而已。
不少人认为,第二次党锢之争最大的的受益者是刘宏。他也是借着这次机会,才能将大权抓在手中的。
所以在其当政之后,依然没有解开党锢的意思!
可事实呢?
在黄巾军祸乱天下的时候,他又是第一个解除党锢,让天下众臣子自行募兵靖平天下。
有人说他贪财,这才不顾大汉安稳肆意的卖官鬻爵!
还有人说他,因宠信十常侍任由宦官集团再次坐大,才使得大汉最终进入了末期倒计时状态!
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刘昔脸上,不禁露出了讥讽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