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扭曲(1 / 2)
奇怪,真是奇怪。不管是身边的同龄人还是大人。大家的逻辑都太奇怪了。学校的日程空洞的让人沮丧,身边的同龄人都把精力聚焦于鸡毛蒜皮的小事,在宁明远看来他们似乎无时不刻都在小题大做。而理应更成熟的大人们却也只关注一些无聊的没有意义的事情,对理所当然的事实真理视而不见。在明远看来周围人的生活是那么的混沌无章没有目的又得过且过。
举个例子,比如说关于考试,关于无时不刻不让明远胆战心惊的考试,一开始明远也没有想太多,所有同学都重视的不得了,所有父母都重视的不得了,所有老师都重视的不得了,宁明远便跟着一起重视,跟着一起努力的学习,努力的考好,不让老师和父母骂,不让同学看不起,但渐渐地,因为一次考试在全是人的班上大哭,因为一次成绩被父母在学校门口又打又踹,因为成绩不好情绪大起大落,考试前熬夜到天明,最后试前顶不住压力崩溃休学的,明远全都逐个的亲眼所见过之后,明远意识到包括明远在内的所有上学的人,整个人的价值都被纸上的几个数字决定了之后,明远开始思考考试是否真的有这样的意义。
答案是否定的。
宁明远甚至都没有思考的太累,只稍微动动脑,答案就浮出水面了。
一个人的能力是有很多个方面的,考试说到底只是应试能力,考试作为一个检测手段,一个测试工具,连人能力的百分之五十都测试不到,人成功的必要条件,毅力,耐力,决心,意志力,语言能力,行动力,判断力,辩证思维能力,逻辑思考能力,等等等等的能力的大部分都不被考试所检测到。考试能检测的只有记忆力和智力,而且那还只有很小的一部分,因为本应由你在做题时进行理解和分析的题目,早就被‘只要你做的题够多,所有考试的时候题都是你做过的题,那你分数自然就高了’的战术抹除掉了。也就是说,确实分数和智力有关,但现今过于静态的硬化的缺乏灵活性的考试,只靠不动脑的死记硬背就能解决,根本不和试者的智力成正相关。
不仅如此,宁明远在这个基础上延伸了思考,发现,上学的目的是为了学习知识,那么如此一想,不难发现考试则应当是为了检查出一个人在上个学习阶段知识点上的漏洞,通过考试发觉并进而补充学习,来达到一个由考试完善知识学习的循环。然而现今因为对考试成绩的过分强调,教育已经变形,考试已经完全变了质,完全变成了为了考试而考试,而不是为了学习知识而考试,教育者不在乎学习者到底学没学到东西,教育成了教育学习者怎么考到高分的教育,成了为了学会如何考试而上学,学习知识倒成了次要目标。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局限性,人类局限性。企业需要人才,国家需要提报更优秀的,但企业也好国家也好,没有精力或者是能力来全方面的侦测一个人的能力,于是需要一个足够简便有效的方法来筛选人才。便将这个重任托付给毕业考试,以毕业考成绩决定,而毕业考既然如此重要,上学期间的考试的地位也就跟着提升,进而变质了。结果而言,考试足够简便的进行筛选了,但有效么,并不。
宁明远把自己的想法和班主任老师说了,老师愕然,那是仿佛看到陨石堕地球般的震惊,随后什么也没说,老师从此以后都用一种非常不待见的眼神看宁明远,宁明远脑瓜再好却想不通为什么,不知真的就被老师鄙视了,倒弄得兀自悲怆。
从此宁明远也放弃了,这种厌恶和抵触,难以言喻,从此宁明远只是想想所有人都在为了考试而考试,而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后,宁明远单纯的放弃了。
格格不入,无法融为一体,不合适。明远与这个社会、这个种族不适合。明远这样的感觉开始越来越强烈,宁明远不管怎么尝试,结果总会与希望背道而驰。他正切身的体验这种无法融入群体的痛苦,脑中理念与现实世界冲突的痛苦。他努力想要成为大众的一员,却怎么也无法做到。就像水与油,即便贴的再紧也不会合二为一。不管他花多少时间在社交上,自己的言行总会不知不觉的显现出点滴的与众不同,而仅仅这点滴的不同就够了。想融入世界,却又不愿承认自己理解过的想法是错的,最后只导致了——
你这个人很好,但跟你一起我感到别扭,可以去和别人玩么?
不管说的再怎么委婉,剖开装饰,本质上都是这个意思。最后的最后总是这种结局。
这点滴的差异是本能的结果,是根源于人格的结果,是内心最深处最真实的表现,他是明远这种年纪的孩子无法改变的。他还没有社交手段的概念,他还不懂得撒谎或是带上人格面具的假笑。
结果就是这样,不可避免的,像诸多自发性的事物总会发展成他应有的样子,无论如何阻止也无法扭转一样,事情发生到了眼前这样的地步——宁明远看看手背上的鼻血,掏出纸巾使劲擦掉。又抹了两把鼻孔。看那三个同学已经走远了,忍着一跳一跳发疼的膝盖,从地上爬起来,走到家楼下卖店的橱窗前,紧张的检查身上还有没有粘上灰土的地方,赶快用力拍掉了——要是被妈妈发现了会挨骂的,还是尽量掩盖下来的好。跑上楼站在家门前,抬起手却迟迟不敢敲门,又犹豫了几秒,忽然想起什么转身跑到楼梯转角,在花盆下找到一只钥匙,这才打开了门。
捏手捏脚插入钥匙,祈祷千万别发出声音。咔嚓,宁明远紧张的一缩肩膀。屏息不动了三秒后,缓缓推开一个门缝,没人过来,还好,看来并没有人发现。明远又悄声关上门。快跑向自己的房间。虽然动作很大,但却一点声音也没有。这是可以做到的,有点小技巧。关键在于落脚的时候弯曲膝盖,抬脚的时候上提身体。让自己整体的重心时刻保持在运动的状态,随着全身的运动而运动。
宁明远很得意这个完全靠自己发掘的小技巧,虽然这除了偷偷躲开家长以外没什么用,而且他也没了可以与之谈起的朋友。
来到客厅能瞧见妈妈坐在厨房餐桌前的背影。母亲端端正正的纹丝不动的坐在那里,双眼空洞无神的望着天色昏暗的窗外,周身看不到一点生气。平时也是这样,精神状态低沉,整日的处在一种浑浑噩噩的状态。
这很让人心疼,明远起初甚至因为担心母亲如此病态而饭不下咽。
但也只是起初。很快,并没有多久,当这种情况持续了几周甚至几个月的时候,明远接近本能的自然的接受了,这个他没法改变的事实。挺不是说他不再在乎了,而只是单纯的无能为力。
都怪他
都怪父亲,妈妈本来不是这样的
明远一阵风似得从母亲身后无声穿了过去,然而走进屋子刚反手关上门,几乎门合上的一瞬间就听到母亲的呵斥的声音。
“明远!是你么?怎么到家也不跟妈妈说一声!”
接着便听到妈妈拖沓着拖鞋走来的声音。
“怎么现在才回家,早过了下课的时间!你去哪野了!?这孩子真是的,真不让人省心……”
不是责备而是抱怨。不知在对谁讲的抱怨。
“唉,也不知道这德行在学校能是个什么样。也不知道以后能不能考上大学。”母亲叹口气“以后可怎么办啊,连个朋友也没有。都不知道以后能干什么变成什么样,非要被社会排挤掉不可。家里的钱能让你花一辈子么……真是,请老师吃饭也是一点用也没有,明明都快要升学考试了……”妈妈没有进来,虽然平时明远犯了错都会找各种各样的借口,妈妈也清楚的了解自己在讲借口。但总会试着进屋问上一句。而这次连进来一问的尝试都没有就放弃了,不住的满嘴抱怨碎碎念的从门口走过了。
明远紧张的贴着门半晌,看母亲的确不会进来了,又瞄了眼指关节上的伤口这才松口气,大字躺在床上。打架时产生的肾上腺素渐渐消退,明远的心渐渐安静下来。明远开始反思,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为什么生活如此痛苦?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现在的情况?
这是明远的一大特点,喜欢问为什么。但每次问着问着最终总会被打人转移话题或是干脆直接喝令明远停下,无一例外,提问的对象如果是亲戚还好一点,但最终结局也不会有什么大的差异。这让明远对大人格外的沮丧,同时从此失去发问的兴趣,转换成了另一种形式,每次遇到问题不再提问,取而代之的是一遍又一遍的自我问答。
而这次问答并没有持续很久,明远几乎立刻就得到了答案。
果然还是全怪那个不负责任的父亲
一切本可以更好。
如果不是那个当警察的没用的父亲的话
明远甚至没有很清楚没用的概念,毕竟他只有十一岁,只是直觉性的将这个形容词扣在父亲头上,这已经是他能想到最贴近父亲印象的词汇。
如果不是因为他,这个家也不会变成这个样子。最后一次见到他已经是两个月前的事情了。自从半年前,这个父亲就再也没有给过明远父亲的感觉。他就像某个远房亲戚,一两个月才现一次身。而且每次脸上的表情都紧张兮兮的。比如半个月前。音讯全无的父亲就像往常几次一样突然出现,已经进入梦乡的明远在梦中被叫醒,时间恐怕已经到了午夜。恍惚中被迫穿上衣服,被母亲半拉扯的带出了家门。明远深切的记得那只有太阳消去的深夜才会有的冰澈透骨的冷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