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宁死不屈蒋秉采(2 / 2)
下一刻,就一脸赔笑,松了抓着左轮枪的手。
“嘿嘿!老赵你别生气,咱也是就随口那么一说……吓唬吓唬这个狗官!吓唬吓唬他!咱没想真杀他。你可别跟大帅告状啊!”
“你这不是胡闹吗?子弹都压上了,保险都打开了,还跟我说是吓唬吓唬人家?你要是再有下次,我可不饶你。我肯定要向大帅汇报的!”赵刚一副不吃这一套的姿态。
“没有下次!保证没有下次了!我的好思委!咱俩搭档多好!你要是真告到大帅那里,把我撤了,给你换一个军团长,你也不习惯啊,你说对不对?”
牛大力嬉皮笑脸的。
蒋秉采在旁边看得目瞪口呆,脑袋都懵掉了。
这是什么情况?
他大致上听出来了,牛大力是军团长,那个姓赵的是思委。
思委是什么,他不知道,但他基本上能推断出来,似乎是跟监军太监差不多的人。
这模式,似乎跟朝廷是一样的。
朝廷也是每个在外带兵的将领,身边都会安排一个监军太监。
但是,一般来说带兵将领和监军太监之间都是不合的。
这种矛盾,根本就没法调节。因为双方都想要兵权。
牛军团长和赵思委之间,到底是怎么回事?
说吵就吵,说笑就笑,说承认错误就当众承认错误,还能勾肩搭背的……
这是挚友之间才能做到的事情啊!
这不合常理,不合常理啊!
蒋秉采百思不得其解。
牛大力跟赵刚两人巴拉巴拉地聊着,把蒋秉采扔在一边,不闻不问了。
蒋秉采心存死志,但是,他看到牛大力跟赵刚两人对坐在那里,牛大力手里夹着一支烟,赵刚面前放着一个大茶缸,脑袋扎在一起,聊得很热络的样子。
这让他不由好奇。
然后,有一队队的征讨军战士走来走去。
这些征讨军战士,都穿着灰色的布军装,背着枪。不论是几个人,都排着很整齐的队列走过。
如果是两个人的话,就一前一后;三个或者以上的话,其他人排成一队,会有一个人站在旁边,起到指挥的作用。
他们每个人都面色红润,身体结实,显然都吃得很饱。
关键是他们眼中有光彩,脸上有自信……这种饱满的精神状态,是蒋秉采在朝廷大军身上所从来没有看到过的。
他自认为也是见识过朝廷的精锐兵马的。
比如大小曹将军的家丁,是全天下公认的精兵,甚至敢于在野战中,以少打多,跟建奴鞑子硬碰硬。
更是经常追着十倍甚至百倍于己的流贼四处跑。
但即便是大小曹将军的家丁,也没法跟眼前这些征讨军战士相比。
光是精神风貌,征讨军战士就胜了一筹。
蒋秉采有些好奇了。
赵诚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让带兵将领,跟监军太监……哦,这里应该叫思委,不但不闹矛盾,还能亲如兄弟,能让征讨军每一个士卒,都都是昂扬,充满了希望。
反正想死的话,什么时候死都可以,他也就不急于现在立刻就死了。
蒋秉采决定,先看一看,满足了自己的好奇心再说。
征讨军倒也没人搭理他,就那么让他在城头待着。
甚至还有人给他送来了水,是塑料瓶装的水……
这种水,蒋秉采见过。有东方商号的商队来灵丘,带来过很多新奇玩意儿,和很多好吃的,好喝的。
蒋秉采出于好奇,曾经看过这些东西。
这瓶装水,瓶子是一种叫做塑料的材料,不知道是用什么制作的……蒋秉采一度怀疑,这是否是用兽皮内层,打磨出来的。
但要打磨到这种程度的话,不知道得花费多少功夫?
看东方商号的人,似乎并不太把这瓶子当回事,不像是什么珍贵的东西。
这又有些不合理了……
想到东方商号的人,蒋秉采的脸色有些不好看。
今天城池之所以失陷地这么快,就是因为东方商号的人。
东方商号的人进城,竟然带了火铳,这是蒋秉采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的。
因为东方商号在城内的人并不多,征讨军又是突然到来,所以,他就忽略了这些人,以致造成遗憾。
“蒋秉采,吃饭啦!”
一声招呼,打断了蒋秉采的沉思。
是两名征讨军战士,抬着一筐子馒头,手里拿着两个,递给他。
白面馒头,白得耀眼,喷香的味道扑鼻。
蒋秉采本来想表现一下气节,推脱掉。但是,这馒头实在是太香了。
而且……
“这馒头为何会这么白?”
蒋秉采年纪轻轻的时候,就中了进士,他书读得好,而且,对新鲜的东西有好奇心,喜欢追问个为什么。
有明一代,官员的俸禄都是非常低的。这是从太祖时期就定下的。
但这个低,是相对而言。
蒋秉采不算贪婪,可他的俸禄,加上一些额外收入,也能让全家衣食无忧,过着非常富足的生活。
日常,蒋秉采还是能吃得上馒头的。
他自认为府上伙食不错,蒸馒头的面都是石磨细细磨过的,蒸出来的馒头,也算是又大又白。
可跟眼前这两个一比,真就没法看了。
“嘿!你还是县太爷呢!竟然也一般没见识!”
那两个士兵嘻嘻哈哈打趣着,让蒋秉采老脸一红。
他伸手接过了。
喷香的味道扑鼻,让他喉咙忍不住蠕动。
“我绝对不吃逆贼的东西。只是,这白面馒头的确是有些古怪,我只吃一口,是尝一尝味道,看一看它为何会如此地白,而且松软。”
蒋秉采尝试着咬了一小口。
香甜可口。
他几乎是不受控制地,就吃了第二口,然后是第三口……
当他反应过来的时候,两个馒头都已经吃完了。
这让他老脸一红。
然后,又忍不住感慨。这世界上,怎么会有如此好吃的馒头?
单单是馒头,竟然能让他这样的一方父母官,吃之意犹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