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调兵遣将三(1 / 2)
“子龙将军,此去豫章孙贲不足为虑,唯有有太史慈需要将军亲自对付!”
“太史慈!?”
众人都吃了一惊。
“是昔日北海报恩的太史慈啊!此人有情有义,有勇有谋,不好对付啊!”
刘备感叹了一句。
刘备怎么与孙策的手下太史慈认识呢?
原来啊,昔日黄巾之乱时,北海孔融受困,太史慈因为孔融对自己有恩,不顾危险冲出敌人的包围圈,给时任平原相的刘备报信求援,因此认识。
“不忙,太史慈虽然英勇,但并无力挽狂澜之力。另外,昔日孙策折服太史慈,太史慈为其效力,如今孙策已死,未必愿意效忠小儿孙权。”
刘备等人听到这里,突然有些想笑,董良年不过十六,却说孙权是小儿,实在是有意思。
“即便太史慈奋力抵抗,也不是子龙将军的对手。另外,我知江夏黄祖处有一猛将,甘宁甘兴霸,欲求明主而不可得,郁郁于黄祖麾下,待主公修书一封,晓之以大义,动之以情理,再以建功立业诱惑之,其人必可收入麾下,即可领兵相助子龙将军,抵御太史慈。”
因为刘景升没有进取心,也不修武事,因此凡是来荆州的武将都郁郁不得志。
甘宁是这样,在历史上如果刘备投靠过去,也是会消磨十年光阴。
因此若有雄主到荆州,必有一大批不安分的想投奔。
如今刘备来了,正是好时机。
按照原来的轨迹,也是因为刘备在荆州,很多人依附他,所以才有了后来差点被蔡瑁等人所害。
而世界上哪个地方都不缺这样的人。在益州也有张松之辈,迎刘备入蜀。
所以董良才那么自信的能够将这些不得志的人,提前收入麾下,为刘备所用。
毕竟甘宁虽然是受到孙权广纳贤才的号召,想去江东,不得已留在了江夏。
但是投奔江东本来就是试一试,他和江东人也不熟,又是在四川打输了才不得已往东走。
能离家乡近的当然更好,区区一个黄祖都能让他效力好几年,可以知道他对投靠谁并没有什么倾向,只要刘备重视他,不怕他不忠心。
“有如此贤才在野,备自当修书请之。”甘宁不算在野,毕竟在黄祖手下当官,但是刘备却这样称呼,也能看出来他的雄心壮志,虽然屡战屡败,胸中豪气干云仍然不把黄祖这样的人放在眼里,所以在黄祖手底下,在刘备眼中和在野没有什么两样。
“另外,子龙将军,如果擒获了孙贲,莫要伤其性命。豫章孙贲与庐陵孙辅乃是亲兄弟。孙辅是孙贲一手抚养长大,感情深厚,而且两兄弟都是怕事之人,若大兵压境必然惶恐欲降,两人都对孙权不怎么忠心。如果擒下孙贲,以其为人质,再南下威胁孙辅,软硬兼施,不怕他不投降。”
“谨遵教诲!”
赵云有些严肃,不过随即,严肃的脸就绽放微笑。
一群人商议大事,个个脸上的笑容没断过,这也是刘备一伙人的魅力所在吧,气氛总是那么和谐。
虽然曹操也是雄才大略,但是董良想,能在曹操面前谈笑自若的臣子应该不多。
孙权虽然也广纳贤才,但是能让孙权真心相待的,怎么也轮不到后面再去投靠的人。
而刘备这里,总是其乐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