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李儒之计,董卓焚城(1 / 2)
李儒手捻胡须,沉吟片刻才看着董卓说道:“主公,那孙坚乃一虎将也,但是他终究只有将才,而非帅才也,此子不足为虑。吾等不应该只把目光锁定在这方寸之地上,而应该放眼天下,而不是计较这一城一池之得失也!吾李儒有一计,必可破解这十八路诸侯进军洛阳之计,而且不必再废主公一兵一卒。主公,不知此计当讲不当讲也?”
董卓看着李儒,两眼放光笑着说道:“李爱卿,但有计谋,尽可讲来。吾不管此计谋能不能用,好不好用,吾也会记李爱卿一首功也!”
因为董卓深知李儒速来有飞智,有奇谋。已经救过自己西凉军多次了。此次危机,相信自己想脱困,还是需要李儒之计,方能脱困也!
李儒笑着点了点头,然后躬身施礼后,先谢过董卓才开口说道:“今温侯新败,敌军气势如虹,众将官已无必胜之心也。不若主公即刻引兵回归洛阳,好做好那迁帝君于长安之举也,以应近日街市中流传出来的童谣之言:‘西头一个汉,东头一个汉。鹿走入长安,方可无斯难’。
臣思量此言‘西头一个汉’,乃应是指汉高祖刘邦旺于西都长安,传位一十二帝也;‘东头一个汉’,乃应是光武帝刘秀旺于东都洛阳也,今亦已传位一十二帝也。天道有轮回之相,吾认为丞相迁回于长安,必可高枕无忧也!”
董卓的眼神中露出了那虎狼之光也,董仲颖大喜过望说道:“非听汝言,吾实乃不悟也!今日既然那孙坚孙 文台不识抬举,我们就暂且不与之理会也。吾回归京都洛阳,在雒阳城内与汉灵帝刘宏相见,携小皇帝一起赶赴长安,在哪里再重建大汉盛世!”
李儒拍手笑着说道:“这十八路诸侯能聚在一起,也只是暂时的人心力量均衡也。可是我等若弃洛阳城之不顾,主公猜这座雒阳城,最后会归于何人之手?这洛阳城内世家豪绅数不胜数,我就不信了,这十八路诸侯,就能够如铁板一块,任一人所得也!
到那个时候,只要是他们因分赃不均,或者再有一场大败,吾相信这十八路诸侯讨伐主公之势,就将破矣!我们留下的这一块肥肉,让这十八路诸侯相争,就可以测出人性之险恶也!更何况小皇帝在我们手中,文武百官在我们手中,这天下大势就在我们手中!这天下哪怕再次大乱,也一样动摇不了我们的根本!
主公只需要等他们这些诸侯们自相残杀,到最后所剩无几后,我们就可以招募到更多兵将,再次重新夺回这中原之地!只有这样,才能彻底瓦解这群诸侯们的狼子野心也。现在我们只要是出现在这群诸侯面前,他们就会同心协力,一致对外!可是我等现如今却直接让出了中原之繁华之地,主公猜想,他们又会如何呢?”
董卓董仲颖喜形于色,他已经从李儒的话中,看到了无限的财帛与人口也。董卓心知现在自己最多能够做到‘挟天子而令诸侯’,却根本没有能力,抢夺这中原之地也。自己不管再努力,也没办法与这些世家豪强争夺这中原之地,既是如此,吾又有何不敢,让此地成为一片焦土呢?
董卓此时已是满眼放光,他看着座下的文臣武将们说道:“众位爱卿,尔等自然听到了李儒之计也!这虎牢关乃天下第一雄关,哪怕有数倍于守军之敌来袭,也无济于事!现如今吾董卓就需前往洛阳,请小皇帝刘协答应与我,好迁都于西安。不知那位爱卿,愿意替我分忧解难啊?”
董卓把目光投向座下之人,那些文臣武将各个摩拳擦掌,他们都知道董公从不吝啬钱财,都是数倍馈赠也!今日不管是谁,能够拿到这镇守虎牢关之职,那么到了最后,回归之时,董公自然会有数倍之功的赏赐也!那些群臣一起答道:“末将愿往!为臣愿往!”
董卓哈哈大笑道:“赵岑将军,这虎牢关吾就交于将军镇守了。你可愿意当此之职?”
那赵岑赶忙走出人群,来到董卓近前,跪倒答道:“末将赵岑愿意当此大任!多谢主公信任,吾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也!”
于是董卓命令赵岑率领五万精兵,负责守卫这座天下第一雄关!那赵岑当下跪拜领命!于是董卓遂引吕布与众将官,与谋臣们一起,星夜赶回洛阳,商议迁都之事!
董卓赶回洛阳,直接就进入那雒阳城内,与小皇帝刘协商议迁都之事了。随后便聚文武百官于朝堂之上。董卓站在龙书案下,看着满朝文武说道:“汉东都洛阳,二百余年,气数已尽矣。吾观旺气实在长安,吾欲奉驾西幸。汝等各宜促装也。”
司徒杨彪大惊,赶忙说道:“关中残破零落。今无故捐宗庙,弃皇陵,恐百姓惊动。天下动之至易,安之至难也。望丞相监察,切不可动国之本也!”
董卓大怒道:“汝可敢阻国家兴亡之大计耶?就不怕吾之快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