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一席之地(2 / 2)
至于具体怎么做这件事,学生是这样想的:县尊大人只要答应推动此事,都蛮寨开办一学堂,然后,请两三位年龄大的老秀才去授课、开蒙,自然就能够做起来;至于府里、省里、乃至朝堂,只要他们得知生蛮乐意接受文教,难道还会吝啬对生蛮的德行?
大人一纸华章,阐明其理,定能说服朝堂的支持。至于科考之事,即便所有生蛮学子总和起来,又有几个?在科考上,生蛮学子又如何与文朝学子一较长短?
如若我朝学子本就占尽先机,依然认负,如此学子也不可能为国栋梁。县尊大人,您说是不是?”
贾绍民最初没将这个事情当回事,也明白,自己留在荆蛮楚地时间不多,想做什么也是不可逆。但听杨继业说了,这个事情,确实创了先例。真的因此对生蛮的教育开创局面,记入史册,那是必然的。
这个后世名,真将贾绍民的心给勾动了。听杨继业接受开学堂与科考之间的关系,也明白。生蛮那边真开学堂,也不会有多少蒙童入学的。但这个事情做了,势必会将生蛮里核心成员的后代进行开智,启蒙,感化,教化,这对未来改变生蛮确实有作用。
以前,也有人提出用学堂来潜移默化生蛮,但推行起来,不见有效果。当然,如今文朝对于书生、文士的尊崇,蛮族与汉族之间的往来,也不同于从前。
商业的发展与推动,对生蛮、熟蛮和文朝之间的关系紧密起来,商品的流通,也使得彼此之间的接触更多,人们心中的价值观也在逐渐地改变。
这种现象贾绍民作为荆蛮楚地官府之尊,自然看得到的。
“杨咏石心志高远,确实很好。都蛮寨寨子不大,会有多少蒙童?在寨子办学堂,先生的束脩能不能供上?学堂在生蛮之地,会不会有秀才先生肯屈尊开蒙?”贾绍民也担心做不成这件事,反而会是笑话。
“县尊大人,只要您发话。您将府学、县学和朝堂的事情解决,下面的事务,学生倒是可代劳。”杨继业见贾绍民动心,估计也是为在史书记一笔,吸引力对方。
古人对身后名是非常看重的,有这样的机会,自然要搏一搏。
“县尊大人,圣人云,君子立身、立德、立言,您对生蛮的文德泽被,才是真正的立德、立言。”
贾绍民摇摇手,笑一笑,说,“杨咏石心志,我知矣。古人言,有志不在年高,诚不欺我。”
“县尊大人,您可是荆蛮楚地之地的先生,我们进学,但有所得,也是县尊大人训导有方啊。”杨继业也没想到会如此容易就让贾绍民点头,至于在都蛮寨开办学堂,也不会立即就能够落实到位。
最为关键的,还是要找到秀才去任教,另外,学堂也要专门建立起来,才具有宣传意义。
。鬼吹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