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七章 镇压(4000)(1 / 2)
“铜柱?”
“蓝色的液体?”
吴良实在无法想象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不由的皱起来眉头。
“不错,这铜柱是软的,使用工兵铲轻轻一凿便可在上面留下一道印记,应该是与那铜像一样的纯铜。”
杨万里更加详细的说道,“至于那蓝色的液体,我倒说不清楚那是什么,也不敢教兄弟们乱动,只等公子查看过后再做定夺。”
“前面带路。”
吴良依旧想象不出这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当即对杨万里点了点头,快步向发现铜柱的地方走去。
“什么铜柱……”
一众瓬人军骨干见此状况也是心生疑惑,连忙一路小跑着跟去。
如此来到那铜柱近前。
吴良首先便闻到了一股淡淡的酸味。
这是一种比较特殊的酸味,并未夹杂通常与酸味一同出现的臭味,因此不算难闻,不过也称不上好闻。
“公子,这应该是便是那蓝色液体散发出来的气味,方才咱们的人挖出这截铜柱的时候,我已经做过一番简单的检查,确保这些东西不会危及兄弟们的性命之后才跑去向你禀报。”
杨万里适时补充道。
“嗯。”
吴良点头应着,已经来到那汪已经积了半平方米左右、一指来深的蓝色液体之前。
此刻那根横在红土中的铜柱仍在缓慢的向外渗透着这种蓝色液体,这样的流速可以看出铜柱内应该没有太大的压力,而这些蓝色液体也只是在自然渗出。
这会不会一条人工管道?
看着眼前的情况,吴良脑中首先出现了这样的猜测。
受到技术与材料的限制,这个时代还没有“管道”一类的输送手段,但这种手段在后世却极为常见,小到生活中已经无法离开的水管、燃气管、输液管,大到一些大型的军用、民用基础设施,“管道”几乎无处不在。
而铜这种延展性比较好的金属,如果不是太过珍贵,想来做成管道应该也不会太难,哪怕对于古人而言……
当然,这只是吴良天马行空的猜测。
毕竟眼前这条铜柱至少得有个十公分左右的直径,哪怕做成中空的管道,如果只是短距离或许还有那么点可行性,如果是长距离的话……那成本哪怕放在汉朝也已经上天了,更不要说还要早上数千年的上古时期,何况还要考虑到纯铜这样的软金属在传输的过程中所能够承受的压力,以及亦损坏等属性的问题。
所以,吴良也清楚这种可能性并不大,事情也绝对没有他想的那么简单……
但是这散发着淡淡酸味的蓝色液体,却令吴良再次想起了此前关于“湿法炼铜”的猜测。
据他所知,“湿法炼铜”中使用的“胆水”便是一种蓝色液体,并且天朝最早使用的“胆水”都是天然形成的,并不像后世那样可以采用化学的方式提取。
另外,“胆水”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铜,因此也的确会散发出一种淡淡的酸味。
而要验证此事其实非常简单。
吴良如今对这铜柱一无所知,对这蓝色液体也一无所知,只能根据自己的猜测一一加以验证排除,才有可能接近真相。
如此想着,吴良已经将手中的工兵铲铲头插进了面前这汪蓝色液体中。
“这……”
瓬人军众人自然不知道吴良在做些什么,见此状况心中竟略微有些紧张,一个个屏住呼吸不敢多问。
而工兵铲的铲头浸泡在蓝色液体之中,则并未出现任何明显的变化。
如此过了几分钟之后。
吴良将工兵铲从蓝色液体中取出时,被蓝色液体浸泡的那一部分,原本铲头颇为光滑的表面竟然变的仿佛烧伤一般粗糙。
吴良再将工兵铲探入蓝色液体之中,从只有一指来深的蓝色液体底部捞出了一些杂质倒在地上仔细查看。
只见这些杂质中蕴含着几粒不规则的紫红色块状金属,最大的也就只有一颗牙齿那么大。
这便是单质铜!
吴良随之精神一振。
这足以证明他的猜测是对的,这种铜柱中流出的蓝色液体正是能够使用“湿法炼铜”技术提炼纯铜的“胆水”!
虽然尚不知这“胆水”的源头是哪里。
但此前的种种迹象表明,他已经寻对了方向,而倘若这里正是九黎国的遗迹,那么九黎国当年所掌握的便不仅仅只是普通的炼铜法,而是领先于汉朝、唐朝,可以与宋朝相提并论的“湿法炼铜”!
这无疑是一个惊人的发现!
任何人都绝对想不到,上古时期的九黎国居然掌握了如此先进的技术,这必将再一次刷新人们对上古时期的认知……
毕竟“湿法炼铜”有两个前提条件。
一个是要有铁,一个是要有胆水。
胆水是可以天然形成的,并且有些地方存量还十分可观。
而铁则因为极易氧化的原因,除了数量极其稀少的狗头铁,绝大多数都需要提炼得到。
这也是“湿法炼铜”这种现象早在汉朝便被发现,但却直到宋朝才被运用到炼铜行业之中的主要原因,因为宋朝相关的书籍中曾有记载,这种炼铜法通常要使用二斤四两的铁,才能够置换出一斤的铜。
众所周知,人类文明是先经历了青铜时代,之后才进入铁器时代。
因此只有铁器足够普及,并且因为铁与铜在地球中的含量差异,两者的价值差异拉开许多之后,使用铁在胆水中置换铜才是值得的……
既然“湿法炼铜”必须用到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