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谁的路(二合一)(1 / 2)
“你觉得现在,你在曹公心里的地位怎么样?”高顺问道。
“地位……不高不低吧,比不上那些跟着曹公多年的老将,但是在降将中还是要比臧霸宋宪等人高的,和义从兄差不多。”张辽想了想,说道。
“差不多,但地位是比我高些的。”高顺看张辽刚好开口说哈,打断了他:“我说的话自然不是凭空而来的,是有依据的。”
“若不是义从兄之前暴起杀了侯成,那现在也不会这样。”张辽闷闷道。
不止是因为这个啊,高顺微微摇了摇头。
杀侯成,只是给曹操一个处置自己的理由罢了。
至于为什么要处置自己,开玩笑,堂堂曹操处置一个降将还需要理由吗?
不过他并没有跟张辽讲述他心里的想法,因为没必要。
而张辽的问题,也很好解决,就按照陈宫给他的方法,改一下再交给张辽,就可以了。
于是高顺不急不慢道:“你现在有交好的武将或者谋士吗?”
“有啊,义从兄不就是。”张辽疑惑道。
“除了我,还有吗?”高顺继续道。
“还有关云长。”张辽仔细想了想,说道。
“关云长……”高顺思索片刻,微微摇了摇头:“关云长实力强劲,其兄弟刘张二人实力也不弱,可与我们不是一路人,不可深交。”
“义从兄的意思是……”张辽皱了皱眉头。
他交好的武将某手本就不多,其中有一定话语权和实力的更是少上加少。
若是按照高顺的说法,就连仅有的几个可能视为“好友”的人都要放弃,让他有些想不明白。
“刘备此人,脑后生反骨啊。”高顺想起了陈宫的原话,意味深长道:“你若与他交好,若是无事还好,可一旦刘备三兄弟发生了点什么事,那你可就难脱关系。
就算不被责罚,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张辽坐不住了,站起来踱了两步,又问道:“为何义从兄如此肯定?”
高顺微微摇头,岔开话题:“你觉得陈公台怎么样?”
“什么意思?”
“我的意思是,你觉得陈公台的本手如何?”高顺耐心道。
“公台先生…本事自然是了得,足智多谋,慷慨重义,性情刚直,我一向很佩服他。若是吕布肯听取公台先生的计谋,那我们现在可能还不在曹公账下行事呢。”
张辽回答道,还是有些不解:“这又与我们现在谈论的话题有何关系?”
“还记得那日晚上,我去找你打听陈公台的住所吗?”高顺神秘道。
“难道……”
“正是。”高顺猛的站起来,神情愈发自信起来:“那日我从曹公那里回来,也得知了曹公要我随他一同前往许都的事情。
出了曹府,我便去找你,随后便去公台的住所,打听了意见。”
“义从兄,真是…明智啊。”张辽一拍脑袋,英俊的脸上写满了后悔:“我怎么没想到,先去找公台先生不就好了。”
不过随即他又沮丧道:“可我和公台先生的关系……说差不差,说好也不好,也不好直接上门。”
说着,他又疑惑的看了高顺一眼:“当时没注意,现在才想起了,我记得,公台先生和我们这些武将的关系都差不多,为何义从兄能直接……”
剩下的话没有说完,但他的意思已经表述出来了,也说的高顺眼角抽了抽。
为何?脸皮厚呗。
当然,这话是肯定不能说出来的,即便说出来张辽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高顺咳嗽两声,正色道:“不要打岔,现在我跟你说说公台先生是怎么跟我讲的。”
被张辽带着,他也跟着喊起来公台先生了,不过凭陈宫的本事,也称的起一句先生。
“公台先生给我的建议是,多交好降将。
以曹姓为主的团体我们是无法进入的,以夏侯为主的团体我们也接触不到,所以,我们可以团结的,就是降将派。
徐晃,于禁,甚至是臧霸等人,都要多接触。
但是也不能太过频繁,要知道,曹公是最厌恶手下出现明显的派系的。
平时暗中的派系交锋他不管,或者说他只盯着我们这些降将。
曹氏,夏侯氏,都是曹公的亲信,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降将派。
所以,你就需要把握好这个度,既要交好他人,又不能引起曹公的注意,自己掂量着办。”
看着脸色逐渐严肃的张辽,高顺突然发现自己说的好像有些太严重了,搞得张辽有些不知怎么做,于是调整了一下语气,缓和道:“当然,这些只是一方面的,更重要的就是能力,和实力。
如果我没记错,文远现在还是个中郎将吧。”
“是。”张辽点了点头。
“已经不错了,我现在连个将军的职位都没有。”高顺自嘲的说了一句,看着想要安慰他的张辽,摆了摆手:“我们身为武将,最大的本事就是打仗的本事。
若是你身经百战,被战必先,为曹公冲锋陷阵,哪怕不主动和其他人交好,他们也会讨好了,自保还是无忧的。
反之,若是战斗失败甚至溃败,一次两次还好,要是次次如此,即便和很多人关系好,那又能怎样呢?他们连一句求情的话都不会给你说!”
“我们现在,是在曹公的账下,而曹公注重的,还是能力。”高顺最后意味深长的说了一句,便不在言语。
这些话,他夹杂了许多私货,说出来,不仅仅是给张辽听的,也是说给他自己听的。
武将,要有能力,有能力,才会得到看重,才能领兵上战场,才能有建功立业的机会,从而获得更高的地位和曹操的看重。
这是一个良性循环,武将的路子,只有这一条,一条笔直的大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