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自强者方为强者(2 / 2)
下面就开始安排他们了,不单独安排,就在院子里点名,根据他们的所学,和这些天展示的才华。
早就给他们想好了去处,当然,他们也可以拒绝,甚至可以提要求。
什么都好商量。
只要有这个能力就行。
如此一来。
朝廷大部分空缺的职位,都有人填补进去了,唯独几个重要职位,暂时还找不到人选。
比如说礼部尚书,这个职位说白了是管礼教,实际是培养学士,和选拔人才的一个重要机构。
目前来看,郭如晦或许可以胜任,只缺一个合适借口,毕竟尚书不是小官。
郭如晦若是没有功绩,强行把他推上这个职位,朝堂上是说不过去的。
还有兵部几个重要职位,暂时也找不到人选。
最重要的是刑法改革,法家学士倒是来了几个,但是有能力改动大晋律法的。
那真一个没有见着。
安排的差不多的时候。
“帝君,我要见帝君!”一个人嚷嚷道,正被几个侍卫往外面拖着走。
“且慢!”姜平伸手让他们把人带了回来,询问这是怎么回事。
“帝君,这个人并非是学士,他是韩国的水渠官,我怀疑他是韩国安插在北晋的奸细!”侍卫卫夫解释道。
姜平打量了这水渠官一眼,看着不年轻,应该有快四十了,长的比较瘦小。
确实不像一个学士。
“有证据吗?”姜平向卫夫问道。
卫夫摇头,“回禀帝君,暂时还没有。”
姜平面色一怒,“胡闹,就算不是学士,那也是客人,没有证据怎么可随便抓人!”
他起码也得在天下学士面前做做样子。
不能让外人说北晋不尊重人才。
卫夫惶恐。
“帝君,我知道错了,还请帝君宽恕!”
姜平挥手就让他下去了。
再转头看这韩国的水渠官。
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他先一拱手,解释道:“我叫郑渠,原是郑国人,韩公本欲叫我给齐国修筑水渠,但是我上任没多久,齐国就……没了!”
韩国现在是在魏国和赵国以及北晋中夹缝生存,领土十分的小,一条完整的河流都没有。
他的才华自然无法施展,只能奔赴他国。
“那你为什么要来北晋,而不是去赵国?”姜平好奇的问道。
赵国占据了过去齐国的领土,既然他本欲要为齐国修渠,那去赵国不是更好的选择吗?
郑渠迟疑了片刻,才壮着胆子问道:“我听人传言,天山开渠引水灌溉,是出自帝君手笔?”
姜平现在恶名背尽,还怕这一点美名?便很是大方的承认,“是本君所为,你问这个为何?”
“我曾经去过天山,也到了义丰水库,亲眼见到晋人开渠,一月灌溉百里,实在佩服,所以……”
郑渠说到这里,从怀里掏出一卷羊皮纸,摊开来一看,竟然是北晋地图。
他继续说了下去。
“所以我绘制了这张地图,在北部,西部,西南共开二十七个缺口,将分流引入贯穿北晋东西的凉河,则可灌溉腹地千里。”
北晋境内是有河流的,只是河流太小,连喝的水都不够,更别说去灌溉农田了。
郑渠的设想很好,可这是一个巨大工程,全是去高原地区抢水,挖山哪有那么容易?
估计就是十年,也很难成功。
但他确实是一个技术人才。
是人才就收了,怎么用以后再说。
“工部水部郎中之职委屈你吗?”姜平问道,郎中仅此侍郎,但不过是从五品官员。
连上朝的资格都没有。
他在韩国那可是水渠官,掌管整个国家的水利工程,和侍郎相当。
官职地位明显变小了。
郑渠摇头,丝毫不在意的说道:“官职无所谓,只是敢问帝君,我什么时候可以开渠?”
这还是一个技术控,他眼里只有开渠,根本就不在乎自己的官职大小。
“你先去工部上任吧,开渠的事本君会和陛下说,过些天就给你消息。”姜平敷衍的说道。
郑渠一点都不怀疑,领到任命状,就去工部报道了。
“帝君,他……”郭如晦刚开口。
姜平就打断了他,知道他想说什么。
北晋联合魏齐抗赵,保证了东面无战事。
韩国夹在三个大国中间。
难道他们就不会想办法?
郑渠的方案需要耗费极大的人力物力,自然就没办法顾忌他们了。
还有一点,渠道一成,凉河的水涨了起来,那下游的赵国就要遭殃。
这是一石二鸟之计!
郑渠估计不会想到这些。
姜平叹了口气,唯有搞技术的人最纯洁,但是也最好骗。
“你过几天去找一趟郑渠,让他修改一下方案,只要不会让洪水殃及到赵国,本君就同意他开渠。”
姜平做了一系列农业改革,可是米还是不够吃,只能种土豆木薯代替主粮。
他还是非常希望有这样一条渠道的。
但是!
若是为了晋人去淹死无辜的赵人,姜平不愿意,在他看来,那都是天下百姓。
三皇五帝之时,那就是一家!
姜平一抬头,面前人群散去了大半,他终于注意到了人群后方,那个衣衫褴褛,模样像一个乞丐的男人。
低头一看任命的清单,大部分都画上勾了,唯独还有一个人,而且这个人来到非常早。
半个多月前进关了,只是迟迟没来聚贤庄。
“卫央,主修法家!”
昏君当道最新章节地址:
昏君当道全文阅读地址:
昏君当道txt下载地址:
昏君当道手机阅读: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第116章自强者方为强者)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
喜欢《昏君当道》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