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第37章(2 / 2)
少顷,对方没有回应,他便又道:“皇叔怎变得越发优柔寡断?是不相信我的人么?当年你与那歌女的事情,他处理得何等干净利落,老三虽耿耿于怀至今,也没能找出什么破绽。这回,定然也不会出纰漏的。我前日得了消息,父皇的身子骨确实一日不如一日,若不尽早下手,这一番筹谋便就都无用了。”
“那…好吧。”
薛映淮与方吟对视,看到对方眼底的惊惧,便起身欲尽快离开。
或许蹲得太久了,方吟一站起才发现自己腿麻得厉害,竟挪不开步子。映淮也只得停下脚步等她。
“还有啊,”正在此时,大皇子的声音又响了起来,“我听闻,辛公藏有一谱名为《麟凤之引》,得之可定天下。”
《麟凤引》?方吟揉着腿的手立刻便顿住了。
“你打算如何?”
“自然是要弄到手。”
酸麻的腿渐渐恢复知觉,心却一点点提了起来。
方吟无心再听,两人赶紧往码头边跑去。直到上了画舫,心跳才微微缓下来些。
这回,好像是听到了不得了的事情。
“这个消息,我得赶紧告诉三殿下才行。”映淮压低了声音,凑近附耳道。
方吟正出神,脑中萦绕不散都是刚刚大皇子的那句:传说中定天下的《麟凤引》,我得想办法弄到…
就算是在她从沈屹那里听得的、虚妄的传闻中,也只是百鸟来朝与万兽空谷而已,何时变成一曲定得了天下呢?
想来也更是可笑,凭一支曲子如何定天下,这般离谱的谣言居然也有人能信。
方吟越想越觉得不可思议,听大皇子方才的语气,十有八九是真的信了。
若来日让他得了谱子,再发现并无特别之处……她越想越担心。
映淮和方吟各自想着心事,直到去拜见萦夫人,还都有些神不守舍。
萦夫人倒是好脾气,丝毫没介意两人来得迟了。
她抚着怀里的猫咪温温柔柔道,“圣上常说,冯儿这孩子叫我宠坏了,有些没轻没重。今日之事,也是辛苦二位,平白陪他玩耍一回了。”
萦夫人叫人拿来了两颗上好的东珠作为赏赐,映淮和方吟连忙谢了恩。
她又微笑着对方吟道,“适才本宫听冯儿说,方琴师的琴弹得极好。本宫被他这么一说,也有些想听琴了,不知方琴师能否也给本宫弹一曲呢?”
她既开了口,方吟自然得应下。
但萦夫人说日头有些烈,自己在园子里坐久了头痛,就请方吟与自己一道回了宫里。
薛映淮便与那些三三两两的贵女们一并,留在了园子里。
只是她无意与人攀谈,便独自往那安静偏僻之处走去。
不知不觉,就走得远了。
大皇子李况与他的叔父顺亲王二人,原本趁今日宫中萦夫人办赏花会的机会,相约在镜湖的湖心岛,密谋要杀掉七皇子嫁祸三皇子。
这么一来,就迫使皇帝别无他选,只能将李况立为太子,将来皇帝西去后继承大统。
为掩人耳目,两人并未带随从,偷偷划着小船从后面上了岛。
岛后这亭子的周围都是枝繁叶茂樱树,好似一处天然的庇护之所,正好供两人商议大计。李况本以为此地无人会来,却在无意中瞥见乳白色缕金罗纱的裙角,自花叶之中一闪而过。
应是哪家的千金,正巧上了岛,又正巧经过了此处吧?
他起了杀心,将匕首藏于袖中,匆匆出来察看。
寻至码头处,才远远见到薛映淮上船的背影。
原来是她。
李况收了匕首,心下数念转过,顿生一计。
不管她听见与否,若是能将她与自己绑在一根绳子上,一荣俱荣,一辱俱辱,那不只是今日的事情不会败露;更重要的是,她父亲中书侍郎薛大人,也就不得不为了女儿加入自己的阵营了。
薛大人此人,官高位重,在朝中威望甚高,而他偏偏又洁身自好,从不站队。李况曾多次有意拉拢,甚至许以重利,他都没有纹丝动摇。
后来,还是章豫知提议,说薛大人平日所好皆虚,唯独疼爱女儿映淮。若是能娶到她为王妃,此事也就能迎刃而解了。
所以李况这些日子来,才会一直对薛映淮示好,多方接近,意在徐徐图之,成就自己与她的婚事。
不过,今日之事一出,便再拖不得了。
他定了意,送顺亲王离开湖心岛,然后独自往萦夫人办赏花会的园子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