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刊登(2 / 2)
“我也认识,我也认识,他是我远方表姐的邻居,我上个星期去供销社买肉还和他聊了几句,没想到这周就看到他上了报纸。”
文章的尾声还写着,“我们伟大的工人,为了国家和社会主义的事业无私地奉献了自己的一生,他们的拼搏和舍我精神,都非常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所以经过我的采访和思考之后,决定把他们的故事写成文章,刊登在省报上,就是希望有更多的人知道这个故事,让他们的故事能够振奋和鼓舞更多的人。”
不只是报社的记者和成员,就连很多的普通工人看到这番话,也觉得非常感动。
同时他们还有很多人注意到,这个栏目不止一期,省报刊还会刊登更多,纷纷想着,他们每天每日也在辛勤的工作,是不是也能被写成文章上省报刊呢?
许多人看过报纸之后,纷纷拿回家给熟人家人看,一时之间让销量直线上升。
这可是省报刊,全省的人民都在看的报纸,能够把自己的事迹刊登在上面,是一件多么光荣的事情。
潘师傅得到这个消息的第一时间,就赶紧把附近邮局的所有报纸全都买了,他上了报纸,这是一件多么光荣的事情,卖了这么多年的猪肉,潘师傅还是第一次像现在这样觉得面上增光。
这么光荣的事情,怎么能藏着掖着呢,当然要大肆宣扬一番。
于是渐渐地,省城所有的报纸被一扫而空,大家纷纷站在大街上传阅着,没买到报纸的也是口口相传。
苏南并不知道自己的文章,在省城已经引发了一阵潮流,她现在最操心的一件事情,就是她的两个孩子要期末考试了。
为了能够成功地拿到第一名,陆维和苏小阳两个孩子铆足了劲儿学习知识,甚至于有些不满足于书上学到的知识,求着苏南给他们讲解更多的知识呢。
看到孩子们这么勤劳肯学,苏南也非常高兴,成天思考着怎么辅导和好好教育两个孩子。
得知贾支书看了自己的文章心情大好,还拿着报纸读了一遍又一遍,苏南是非常震惊的。
她也没再思考孩子们的教育问题了,赶紧拿着报纸就去了县城。
苏南还在往县城赶,陆向国也已经成功地完成了原材料和核电站资料搬迁到水库的工作,在去县城的路上,陆向国就听说了这事儿,进门第一句话明知故问,“贾支书,您在看啥呢?看的那么认真。”
“我在看你家属苏南同志写的文章呢,写的是真好啊,情感充沛让人身临其境,后面还说以后各行各业都要采访一个代表人物,把他们的事迹也刊登在省报上面,
向国啊,你能够娶到一个这样能力强的家属,真是祖坟上冒青烟了,我竟然不知道咱们县城有这样一位杰出的女同志,要早知道我肯定要把她介绍给我的儿子,哪能让你这小子捷足先登呢。”
陆向国其实在来之前已经看过一遍报纸了,到了县委办公室还是忍不住把报纸拿过来再看一遍。
陆向国的文化水平其实并不高,他是一个实干家,更擅长于办事儿,所以他也看不懂苏南的文章里面用了多少写作技巧,还有辞藻的优美,修饰浑然天成,但是他这个人感知能力强,一看就觉得苏南写的特别好。
同时陆向国更加深感,自己的妻子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女人,选择勤劳的工人采访,整体基调积极向上,鼓励更多的人勤劳,同时又不着痕迹的夸奖了一遍现在的政策,所以这样的文章才会被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