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人间炼狱2(2 / 2)
儿童拐卖所带来的情感枷锁与伦理困境,远比人们想象中更为沉重。
乞讨、卖淫、童工
失踪孩子的可怕结局
女儿失踪前一天,还在和母亲抱怨老师太凶,“这个学上得没有意思”。母亲宽慰了她几句,没想到这竟成为母女俩最后的对话。
次日,雷小霞放学后没有回家。
母亲打电话去问老师,老师却说孩子根本没来上学,并说自己工作太忙,忘了通知。
当时,雷小霞的父母已顾不上埋怨老师,和刘利勤一家一样,他们在第一时间报了警,并动用所有力量和资源去寻找丢失的孩子。
但同样也是毫无消息。
从年龄上来看,12岁的雷小霞已经懂事,何况又是女孩,在重男轻女依旧盛行的中国,她不是“适合领养”的那一类孩子。
每当想到在领养之外女儿可能的遭遇,雷小霞的母亲用手捂住了脸。她清楚地知道,但不敢细想,这对于一个母亲来说,太残忍了。
成为葛亚雷最开始关注的那种街头孩子,乞讨、偷窃、风餐露宿,是一种可能性;
还有一种可能,是卖给别人做了“童养媳”,或是被转入地下组织,成为。
位于陕西宝鸡的新星流浪儿童援助中心,就住着好多这样的孩子。从街头被解救的他们大多都是被拐后,被迫做着见不得光的事。
成为葛亚雷最开始关注的那种街头孩子,乞讨、偷窃、风餐露宿,是一种可能性;
还有一种可能,是卖给别人做了“童养媳”,或是被转入地下组织,成为。
位于陕西宝鸡的新星流浪儿童援助中心,就住着好多这样的孩子。从街头被解救的他们大多都是被拐后,被迫做着见不得光的事。
雷小霞也会成为这样的女孩吗?无人知晓。
或者她也有可能被卖到了黑工厂,成了一名童工,被无限剥削了血汗与自由。
来自天津的袁先生,就曾在十几岁的大儿子失踪后,独力调查过周边的黑工厂。
这个一心寻子的父亲甚至没有依靠警察,凭着自己召集的民间力量“捣毁”了黑工厂的窝点,解救了百十来个被拐卖至此的未成年人,可其中,依旧没有自己儿子的踪影。
孩子的丢失让父母痛苦,孩子的下场更让他们恐惧。尽管在人贩子眼里,被拐的孩子无论是何结果,都只是一笔可观的费用而已。
找到孩子很难,但没有人放弃
一个被拐的孩子,能卖多少钱?
葛亚雷在片中给出的数据是——平均下来500美金左右,当然,这只是当年他在摄制纪录片(2011-2013年)时的价格。
有买方的需求,就有丰厚的利润;有丰厚的利润,就有源源不断的人铤而走险。
唯一值得宽慰的是,自80年代以来愈演愈烈的儿童拐卖现象,终于在90年代,随着有关拐卖儿童犯罪的刑事立法越来越明细(如拐卖儿童最高可判死刑)、公安部开始组织“打拐”专项行动而有所回落。
曾经也是寻子大军一员的彭高峰,在儿子乐乐失踪三年以后接到了一个陌生人的电话,对方告诉自己,在江苏老家看到一个孩子,很像寻子网帖中的乐乐。
感谢这个陌生网友的留心与勇敢,正是对方提供的这条线索,直接导致了警方顺利锁定乐乐的位置,并将他成功解救。
和丢失儿童的整体基数相比,这些努力或许是脆弱的,是微薄的,是苍白的。
但水滴可以穿石,星星之火亦可以燎原,在极大的悲观失望中,一丝微渺的光亮也象征着希望与未来,足以照亮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