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盯梢(1 / 2)
离开大椿树胡同,何雨柱心情不错。
害人的赌狗和高队长的事,到今天总算是彻底了结;西条胡同的房子,从此回到尤家姐妹手中。
何雨柱基本上不需要再担心她们的安全问题。
本来要回四合院,念头一转,何雨柱向着冉秋叶家方向走去。
到了冉秋叶家,掏出钥匙开门,在屋里等着。
冉秋叶现在还没下班。
何雨柱从储物格子里面取了一本书,坐在破旧的沙发上,聊作消遣——是有关于铣床、车床的。
轧钢厂铣床和车床都属于老古董的东西,加工精度很差,而且技术标准还不一样,有的是国际标准,有的是“英寸”标准。
一直以来,操控这种车床、铣床,都是由老师傅凭借经验,弄出来相对精度可以合格的东西。
简单来说,就是熟悉这台机床的人才了解这台机床的“脾气”,才能相对精准的生产,即便如此,相对精准,也还是粗糙的,只能是勉强合格。
这就是生产工作中,无法真正标准化、机械化的缘故。
在这个时期,甚至还流传了一个专门排演的新戏剧,就是白面小丑外国技术专家,到了工厂里面,不如厂中老师傅操作更加娴熟精准,惨遭老师傅、朴素职工的打脸。
整个戏剧又唱又跳,十分骄傲自豪。
但是说真的,就这种落后时代数十年的老机器,只有老师傅操作多年,才能勉强做出合格工件……是个任何其他人再这种同等条件下展开比试,都得跪下。
完全不符合标准,临近报废,只有老师傅等寥寥几个抄得动了,一肚子洋墨水的外国技术专家,就像是遇上了开收割机的,拿起镰刀和农民比试谁割麦子快。
当然只能沦为白面小丑的角色。
报废老旧机械,侧面给老师傅长脸,成为外人操控不了的法宝,着实有点黑色幽默。
机器原本的目的,可是让人可以普遍化操控,而不是专门为老师傅这样的情况设计。
要想产品更精准,标准,还是要更换一些零件,让车床、铣床加工精度更高。
正一边看一边思考,对比厂子内机械的设计图、内部构造,门口忽然传来一阵杂乱的脚步声。
脚步声停在门外:“开门!”
“快开门!”
有人喊着。
何雨柱微微皱眉,收起书本。
外面人的气味,刚才没有在意,现在却是很清楚,其中有一个,是刚才另一个楼道下面的气味。
也就是说,盯梢自己?
自己和冉秋叶往来的事情,被他们发现了。
这倒是难免……毕竟往来的次数不少了。
何雨柱当然还记得,冉秋叶住的地方距离轧钢厂家属院并不太远,是分配给的房子。
一般情况下,分配给职工家庭的房子,在这个时候没有特殊情况不会想着收回——毕竟是职工接班制度,铁饭碗、房屋都是传承下去的。
但是冉秋叶很明显不是普通职工,也不是一般情况。
所以,这房子冉秋叶以后住的不会太踏实。
这群人里面,肯定有盯梢的、附近楼道的“邻居”。
何雨柱没有回答应声,外面就传来一阵低声议论。
“你看清楚了没有?”
“看清楚了,绝对是那个女老九的姘头!那个女老九还没回来,咱们先把他堵在这里!收房子,再让他们学习!”
“他怎么不应声,也不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