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第44章惊险生产(1 / 2)
自那日晋王进宫陈情后,皇帝就叫三司重新会审。
晋王也没再出面,倒是六皇子赵琛参与进去了,有他使力,晋王自然是占上风的。
晋王的消息一面是由惠贵妃传递的,另一面则是六皇子和他的人探知的。
瑞王那边已经彻查清楚了,最后是吏部的小主事担了全责,构陷皇亲,其罪当诛,三族也应流放的。
但皇帝心里门清,没有瑞王的指使,他一个七品小主事能有那个胆?都是给瑞王背锅的,皇帝也没让他的家人受太大牵连,只让其子孙三代不得入朝为仕。代笔之人亦是。
瑞王没有掉脑袋,毕竟是亲儿子,但是夺了爵位,成了光头皇子。这事叫宗亲们好生笑话。
瑞王这只是小菜,真正的重头戏还在承恩公这边呢。
经查实,承恩公弹劾之事全为捏造,而那女子的身份竟然是承恩公从戏班子买来的侍妾。那什么凤栖梧桐,都是戏曲里的桥段,面相贵重更是她自个画的妆容。
她如此积极,可不能说全然是承恩公胁迫的,当即就将她斩首。
承恩公呢,皇帝当时是派人去府上查验了,结果这一查竟查出不少东西。
与各地官员的密信就不说了,里头有十几箱房契、田契、商铺账册。原来真正卖官鬻爵、霸占田产商铺的人,竟然是承恩公。
皇帝叫人严审承恩公的案子,与承恩公结仇的人可就抓紧了机会,纷纷上折控诉承恩公府一族做过的恶事,什么纵马行凶、什么赌场打人、什么调戏良家女,桩桩件件数不胜数。
当然这些事可大可小,但他上头还有构陷皇子、卖官鬻爵这样的大罪,那真是死罪都难逃啊。
最后,皇帝判了承恩公府的主支抄家斩首,旁支流放到岭南之地,十代以内的子孙都不能科考、不能为官为吏。
这算是彻底断了皇后母族的起复之路。
皇后怎么能容忍呢?她拽着太子去太极宫求情,太子却是不肯。
“母后,舅舅所犯之罪,证据确凿,依照律法就该如此惩办。”
皇后反手给了他一记耳光,“那可是你的亲舅舅!他小时候还抱过你哄过你,甚至趴地上给你当马骑。你就这么忍心看着他丢了性命?”
太子叹气,“母后,舅舅是您的兄长,您怜惜他,我理解。可您还是皇后,是天下百姓的国母,他们也是您的子民,他们受到了舅舅的迫害,您不应该替他们讨个公道?”
皇后咆哮道:“我不管!那些人跟我有什么关系,我只在乎你的舅舅,在意那些跟我流着同样血液的亲人。”
太子摇着头后退,“母后,您太自私了。”
皇后失望的看着儿子,“说来说去,你就是不愿意替你舅舅求情,是不是?好,你不去,我去。”
“从此,本宫就当没你这个儿子罢了。”
太子颓然的坐在地上。
皇后去了太极宫却被拦在外面,她便卸掉钗环,长跪于太极宫外。
直到入夜,太极宫门也不曾打开,皇后终于力竭晕倒,被宫女们送回坤宁宫。
次日,太子到皇帝面前,自请辞去储君之位,去皇觉寺出家,为外家犯下的过错去佛前忏悔,为大盛祈福。
皇帝长叹一声,终究还是准了。
太子自身才干不算出色,又有外家这样的污点在,再继续担任储君着实不合适。
太子临行前对着皇后的寝宫,磕了三个头,便离宫而去。
等皇后醒来赶到皇觉寺时,太子已经剃度完成,见了他也只称一声“施主”。
皇后又再度昏厥。
说实话,太子出家这事虽然意外但在情理之中。
太子素来就是慈和绵软的性子,政见上也总是想着各方都满意,没有属于自己的主张,再加上他的外家跋扈,皇帝就不喜欢他。
太子这样的性子继位了未必是个好事,出家参佛或许才符合他的本心。
瑞王和承恩公这俩带头弹劾的人都遭到了严重反噬,将这事闹得满城风雨、彻底败坏晋王名声的成王也一样受到了惩罚。
他的母妃先前是贵妃,如今被降位成了昭仪,他的爵位也降成了郡王。其实比起另俩人,也还算不错的。
除了惩罚,也有人受到了嘉奖。
六皇子终于有了郡王的爵位,从此以后大皇子见了他都要行礼的。
处理这件大事,前前后花了近两个月,结束后,皇帝心中有些不得劲,遂来到惠贵妃宫中下棋消遣。
“如今,老大不成了、老二也不成了,老三出了家,这偌大的家业也不知道该交给谁。”
“要是老四眼睛没出事就好了,他是最得朕心的。”
惠贵妃心中冷笑,皇帝又来猫哭耗子了,疑心病这么重,整日的试探这试探那的,当心思虑太多死得早。
她从容落下一子,柔声劝道:“陛下春秋鼎盛,何必如此着急?后头还有好几个皇子呢,一个个跟小白杨似的,精神得很,您再悉心栽培栽培,必能成为良材。”
皇帝嘿嘿一笑,“但愿如爱妃所言吧。”
“今儿是端午,你给老四他们府上赏赐送去没?没送的话,把朕这一份也一块送去。”
惠贵妃闻言笑道:“就为了皇上的赏赐,臣妾这赏赐哪怕是送出去了,这会儿也得说没送。”
“那这么说,朕这份赏赐还不能太轻了?”
惠贵妃点点头,“皇上可得赏重一点。前些日子老四进宫给我请安,说他府上那侧妃竟然怀的是双胎。好事成双,皇上的礼可不得厚一点?”
皇帝对双胎也没啥忌讳。
主要是在他心中,晋王得了眼疾,是没机会登基的,不登大位的儿子不用提防,那儿子的双胞胎更不必紧张。
于是这赏赐还真重了几分。
六月里,沈妙院子里的荷花开了,一大片粉色,瞧着好看极了。
如今晋王的眼睛已经大好,便提笔将这景色画了下来。
月底的时候,晋王取下了眼前的白绫,抛开了盲杖,进宫谢恩。
他这一行,便是告诉众人,他的眼疾彻底好了。
抛开旁的不提,多一个健康的、能干事的成年皇子,对于如今的皇帝来说还是很高兴的。
他这一高兴,赏赐又是哗啦啦的流入王府中。
晋王自然是把赏赐的大头留给了沈妙,一部分给林庶妃送去了,主要还是为了大姑娘。
至于晋王妃,那是啥也没有。
自从那晚夫妻双方撕破脸后,晋王就将她软禁在正院,不许外出不许旁人探望。
王府的人都知道晋王妃彻底失势了,晋王妃自己更是明白,刚开始的时候她还会骂晋王,时间长了她知道骂也没用的,就整天坐着发呆,人很憔悴。
李妈妈看着很心疼,也越发怨恨晋王。
她恨晋王但也明白自己是无法对付晋王的,那就只能伤害晋王的心尖尖,沈氏。若是沈氏也来个一尸三命,她倒要看看晋王还能不能像如今这样高兴。
沈妙的身孕已经九个月了,即将临盆,产婆告诉她每天吃完饭要多走动走动,这样生孩子时才有力气。
沈妙乖乖听从嘱咐,每天吃饭完都会在沿着荷花池走上一圈。
李妈妈用银钱买通了其中一个奶娘,得到了这消息,便开始策划。
她儿子是给王府送菜的,暗中叫他准备了东西,她拿到后便在半夜里偷偷潜入天音阁,躲在荷花池旁边的草丛等待出手的时机。
对于李妈妈消失一上午这件事,没人注意到。
王妃被关紧闭后,安嬷嬷回了宫里,丫鬟们被疏散调离,只留下王妃和李妈妈,王妃如今只发呆,哪会在意李妈妈的去向。
所以李妈妈成功的在天音阁里潜伏下来。
早上,沈妙只在小院里浇花,中午太阳太热也不会出去走动,只有用过晚膳,太阳下了山,才会去荷花池畔走动。
李妈妈见着她出现,立马解开麻袋,将里头的蛇蝎□□等倒在小径上。
这陡然出现的毒物,令人心中大惊,秋分白露扶着沈妙回去,刘顺带人去捉那些东西。
李妈妈赶在他们前面,又往路上泼了油,再狠狠的朝沈妙撞过去。
沈妙挺着大肚子想躲却是不容易,好在身边还有俩忠心的丫头,白露给她当了肉垫子,秋分死死拽着李妈妈不让她推沈妙。
刘顺也迅速跑来,一脚踹倒了李妈妈,抱起沈妙回屋。
他边跑还不忘吩咐,“白露姐姐快去请王爷和产婆,秋分姐姐把李妈妈抓了关起来。”
俩丫鬟也顾不得身上的疼痛,立马依言照做。
晋王接到这个消息时,人都炸了。
跑过去的时候,沈妙已经被送进产房了。虽说她没真真切切的摔倒,但到底受了惊吓动了胎气,这一下就立即发动起来。
晋王催促医女和产婆进去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