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呀情(2 / 2)
夏天一到棉袄一脱瞬间感觉轻松百倍,伸伸老胳膊老腿一下子精神倍增。渐渐的渴望凉爽,可是整天的除了闷热,风儿也跟我们玩起了捉迷藏。但是有人又常说心静自然凉,难道是我心不够平静,这么热的天电还停了,我心能静嘛。电视看不到了,风扇吹不到了,所有的电器东西都与我无关了。呵!那还剩下什么,仅我一个罢了。
无边细雨纷纷落,千里莺啼何时来。早起的我早早的看尽了东方渐白的天空,也看遍了世间冷暖,在没有你的日子我只能落寞着情绪,落寞着人生。时间,对于我来说只不过是如空气那般,捉不到,摸不着,而又绝不可或缺。悄悄地它流露出对我的怜悯之情,于是这天感觉天好长,地好方,人好多,而又极富温暖。
天热了起来,该是我们这些水鸭子玩乐的时候了。召集三两伙伴一起在水中嬉戏玩耍。仿佛间天与地无分,地与天无隔,而你于我唯重。趁着点点飘落的细雨,趁着这股凉劲,我们跑着,闹着,嚷着,天无棱,江水为竭,我与卿无绝。在鱼塘中嬉着闹着,游着蹿着,因为受刺激有鱼儿跳了出来。这一跳像发了疯似得,所有鱼儿蹿了出来,一跃而上,撞到了我的脸上还挺疼的,于是匆匆跑上了岸。有离家近的小伙伴拿来了塑料盆,然后……嘿嘿!扔到了水面上,这下就等鱼儿进盆吧。不一会儿就捉了两条,诶!不错,还挺大的,该有个三四斤重吧。见状,有伙伴跳了下去,要把鱼和盆给拿上来。正游到接近盆处,这下鱼见人跳更欢了,几跳几不跳把盆给搞翻了,于是乎,鱼没了,只剩孤零零的一个洗澡盆了。
游泳
学习游泳,那是小学三四年级那会儿。夏季,炎热的酷暑,烤的我们直冒油。最急不可耐的便是黄昏时分,因为那会儿爷爷会带着我们到河里洗澡。那时的河水还算清澈,看着爷爷在水里自由自在,游来游去,我们也想像他一样,在水中如履平地。于是求着爷爷教我们游泳,先是他抱着我们,然后让我们脚在那上下打水,不停的上下扑腾。然后手要配合着来学狗刨,之后我们便在水里扑腾,整个在和稀泥一样。只是,平时和稀泥用脚,现在我们用身体而已。后来爷爷说他也是这么过来的,才学会了游泳。大概,爷爷的爷爷或爸爸也是这么教他的吧。就这样我们在泥水里待了一个夏天,最终我们是学会游泳的。
不像现在的孩子,游泳有泳池,不用和稀泥似的学习了。而且有专业的老师,专门教授游泳。
初学游泳者,打扑,狗刨是必须掌握的基础技巧。之后和伙伴在河里,塘里洗澡都能自在的蛙泳,仰泳,踩水等游泳技巧了。掌握一门技巧不易,灵活运用更可贵。会游泳也是危险时刻的一项求生技能,更是救人,助人的技能。所以大可让孩子去游泳,去学习吧。
这天周六,闲来无事,便去找了玩伴。然后我们相约去挖泥鳅,到哪呢?我们的目的地是一片泥沼地,在我们村子的东边,那块少有人去的一个小沟壑里。因为领头的朋友在那里见到过好多泥鳅吐泡泡。但我们就说不信,肯定挖不到,不如到附近的鱼塘边边挖。但是他来劲了,说,“如果挖不到,我随你姓”,呵!好吧,既然你发这么重的誓,那好信你了就。
于是我们带齐了装备,铁锹啊!铁锹啊!还是铁锹啊!挖个泥鳅你还带个锄头不行哈!你在前面走,我在后面跟。伴着,几声洒落在道路两旁的鸟叫虫鸣,阵阵风中裹着浮躁的湿热,我们莫名加快了脚步。不一会儿,就见到有人汗湿了背心,汗透了裤子!哈哈!。平时还不觉得,在这个闷热的晚上,走在树荫茂密的小树林里,两旁是高高的坝埂显得格外的阴森。再伴着几声狗吠猫叫,真的,如果不是人多我们还真的就吓得尿了呢。这个地方早就鲜有人住,杂草树木胡乱的疯狂生长,什么野鸡啊,野鸟啊,野狗野猫也是蛮多的。时不时蹿出来一两个,真的,那还真的挺闹心的呢。
忽然有人大声喊到“跑啊!后面有疯狗!”“快跑,跑啊”于是我们一起朝着前方奔跑,但是很快就跑不动了,喘着粗气慢悠悠的走着,这个时候领头的大哥就说还挖不挖泥鳅了,于是我们大步流星的走了起来。穿过树林,走过几个鸡肠小道便到了。
“来吧!一起挖!”“嘿!看这,我挖到了一条”“咦~那么小”“比你的那个还小来”“哈哈!”“笑个锤子”小裤子骂到。这个小裤子啊,平时就是爱嚷嚷,十分活跃,骂骂咧咧的,不过我们都知道他不是骂人,于是他就成了我们中的开心果了。五个人,五把锹,我们差不多挖了五六米的距离总共挖了大小不下四十多条,其中还有一大条黄鳝,大概有三四十公分,中指大小。
于是趁着夕阳我们踏上了回家的小路,这次我们没有走那个小树林,因为我们虽说不信什么邪魅的但是还真的是,那个小心脏啊,砰砰的乱跳,七上八下的。真怕还出来个啥东西。我们绕了远路,横穿稻田,一路向西。和我们同路的有一条老黄牛,和一位大爷,这位大爷我还真不认识,不是我们村的人。据他说他是西村的,看到我们的泥鳅他问我们卖不卖他要买点。因为我们是想用来玩和钓黑鱼的,所以我们没有卖给他。然后,领头小哥问道“大爷,你买它干啥?”“钓鱼,小崽子们,你们不知道这泥鳅能钓黑鱼吧?哈哈”“哈哈哈”,我们齐刷刷笑道,然后一溜烟跑到了前面。这下小裤子可要表述一番了,“那老头简直就是一个老油条,又老又硬的!”
夕阳西下时,老牛耕地回,三两小友携老友,家门顾盼娃崽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