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 第一份报纸出炉(1 / 2)
第二天,杨子正吃完早餐开始办公时,刘天赐便拿着一份新鲜的《中华邮报》跑过来了。
“少东家,我们的报纸印出来了。”刘天赐很兴奋。
“哦,是吗?我看看。”杨子正接过报纸,双手打开,浓浓的墨香味扑鼻,他满意的点了点头。
多久没看到报纸了?穿越前,他都有十来年没看过报纸了,因为全被网媒、短视频全覆盖了。
那是一个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可以发表意见的年代了。
杨子正把两张报纸来回的粗略的打量了一下之后,总觉得还少了点什么,少了什么呢?
广告?不,这不是他现在的计划。
那缺少了什么?
杨子正放下报纸,然后抓了抓眉,想了想,他歪了下头后顿时想明白了。缺少互动啊,缺少激起读书人的交流的方式啊。
“那个,从下期开始,在第八版的最后留下一个问题的版面,接受投稿问问题,然后由愿意接受回答问题的知名人士在接下来的一期报纸上来回答。这个环节就叫‘学问之问’,回头我先写首个问题吧,不,我先写二十个问题吧,如果有人投稿问问题,就把我的问题延后,如果没有,那就刊我的问题。”
杨子正想到了一个绝对的办法。
“对了,记得给回答问题的人投稿,也要接受提问人甚至其它人的反馈,是不是满意回答,满意度达到六成者奖励一个数,七成才奖励一个数,依此类推,最高可获得除稿费外一两银子的奖励。”
“啊,好,那收怎么收集满意度呢?”刘天赐问道。
“在回答的下面留下一个打分栏,让读者把回答剪下来,然后邮寄过来就行了,限定一个日期,以一个半个月为期限,只接受半个月内寄过来的打分。”杨子正越想越清晰,所以干脆交代的更具体一点。
“还有,凡是回答问题的知名人士,连续三道问题回答的满意低于六成,那就取消回答资格。当然,有些问题并不是一些人擅长的,在回答之前一定要问清楚别人愿不愿意接受回答,愿意接受就等于接受了我们的这个规则,反之,我们不勉强。”杨子正点了点头,这个流程就很完美了,没啥明显的漏洞。
“嗯,好的。那少东家还有什么意见么?”
“其它的暂时没有,对了,现在报纸都先发行哪里了?”
“现在的版只有南直隶,湖广,山东,浙江,江西,其它的地方按你的吩咐,收到了版后尽快发行。”
“行吧,那没问题了,赶紧去准备第二期吧。对了,代我转达对唐总编的问候,他们‘辛苦了’,等我回去了都有赏。”
处理完这件大事,杨子正就在想怎么写戏曲了。
好像这个年代民间流传最广的故事,也就《西厢记》、《紫钗记》、《牡丹亭》之类的,写其它戏曲好像在这个时代没有多大的受众。
不,最主要的是杨子正能熟悉的戏曲真没有几个,特别是黄梅戏的这种曲目。
所以,对于杨子正而言他几乎没得选择,他记得比较全的戏曲就《梁祝》、《天仙配》、《女附马》等几部,因为这几个黄梅戏全都拍成过电影,他学电影的就研究过20世纪最流行最有影响力的戏曲电影,特别是五六十年代戏曲电影在港台大肆流行,基本上以黄梅戏的戏曲为主。
这搞得当时的大陆为了迎合港台观众的口味,特意拍了一部《刘三姐》,当时《刘三姐》在港台真的引起了巨大的反响,1962年在香港公映,万人空巷,连续15天全部卖断票,超过数十万人观看。
可见当时戏曲电影在港台的影响力,正因为戏曲电影在港台有了巨大的影响力,所以后来才会拍出以江南、黄梅戏风格(女扮男装)为主调的《新白娘子传奇》火爆亚洲……
这个扯远了。
所以,杨子正选择了写《梁祝》,现在大明的民间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也很流行的,所以《梁祝》正好,当然,他也很心动写《白蛇传》,最好把《新白娘子传奇》里的歌全抄过来。
但是想了下后,他决定这样的王炸不能轻易的拿出来。
……
就在杨子正正在埋头写戏曲时,《中华邮报》已经传遍了大街小巷,一夜之间这世间多了一个种职业,叫卖报童,大街小巷的穿梭着卖一种叫报纸的东西。
好奇的人拉住报童:“哎,哎,那个,那个,卖报的,你这是什么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