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不祥之梦(1 / 2)
司马越在项城死后,大军顿时陷入群龙无首的恐慌。
怀帝本应该倚靠这四万人充实洛阳防御,但他也有着亡国君都有的特质,多疑狭隘而优柔寡断。
皇帝从始至终不信任强势藩王的部队,虽不可思议,却也在情理之中。
将领们也有基本统一的认知,那就是:他们一直在东海王麾下,怀帝无容人之量,肯定恨毒了他们。
可不去洛阳,又该去哪呢?将领们没头苍蝇一样商量了半日,也商量不出结果,茫茫中原大地,处处是胡马胡兵,如附骨之蛆,甩也甩不脱,打也打不过。屯驻许昌的檀济绍,神出鬼没的匐勒都是可怕的敌人。
直到司马越的尸首开始在棺木里发臭。
夏日里那臭的令人作呕的味道,让他们很快一致下定决心,大军将依照“礼数”护送他们主人、东海王司马越的灵柩返回东海封国。
缩头乌龟最好做。他们没有勇气面对,索性头一缩,选择了逃避。
“反正东海王领我们出了洛阳,皇上决不会宽恕我们的,还不如回东海。”
可笑的是,数名将领做出这临阵脱逃的决定,也不一定说得上错误。因为即使这支部队返回了洛阳,也未必能存活。
不过很快这支无主的精锐的去留已不重要了,因为它即将交给上天处置,看是天命所归,还是万劫不复。
回到河东后,贾布兴冲冲的欢迎俞羲和,向她汇报各项进展。
贾布已是不惑之年,也不希图把官做大,他现在最高兴的事情,就是看着自己这个小主公高兴。
他捧着布料给俞羲和看:“主公过目,这是新布。”
没有辜负她的期待,除了细软的白叠子,贾布还尝试了青麻与白棉混纺,调整棉和麻的纺织比例,在保证料子结实耐磨的基础上,大大节约了成本。
既可以纺出非常耐磨的材料,用来制作帐篷;也可以纺出比麻布要软和很多,而仍旧耐用的料子,可以裁了做新军服。
在没有棉布的时候,平常使用的帐篷只能靠羊毛织成,而羊毛金贵。平常部曲佃农们穿的衣服也只能是麻布,而麻布虽耐用、透气,但粗糙不保暖。
如今有了白棉,给军队配置后勤被服物资方面,兼顾了实用、舒适、廉价,可以说是非常完美。
九月授衣。
青锷、孔苌、扶光他们几个的军服,又别有不同,俞羲和特地吩咐,外衣用混纺的料子也罢了,但里衣要用白叠子直接裁剪,滑软洁白,贴身舒适一些。
还给他们几人都纺了一床厚实耐用的棉被,现在军队有营房,这几个牙门将都驻扎在营房,营房寒冷,还是棉花被御寒。
“贾叔,我不在这段日子,您辛苦了!”俞羲和看着他清瞿的面容,由衷感叹。
“小主公这是说什么话,折煞在下了!”贾布胡子颤颤巍巍的,拱手看着出去了一趟,人显得稳重了一些的女郎,心里酸酸的,一时间又高兴,又欣慰。
“贾叔,把我从雁北诸部买的熟牛皮子,送到工匠作坊里去制作皮披甲,确保一千五百多将士们都能穿上。”俞羲和交代贾布。
“再把我买回来的牛筋,还有鱼鳔胶交给二哥,让他去造强弓、强弩。”俞羲和交代完,想了想又道:“算了,还是我去说吧,反正晚上有‘军机会议’。”
俞羲和找大哥去交差。
初秋的午后,尚有暑气。
俞近之的惠风院里,还在用冰放在冰鉴中取凉。
俞羲和带着青莘,把石迩记的这一趟生意的账给俞近之过目,自己懒洋洋的往冰鉴旁的竹榻上躺下。
俞近之见她惫懒,不由笑道:“小妹,雁北气候凉爽,你可是出去避了个暑回来。”
俞羲和不服气的朝他嚷嚷:“不讲理啊大哥,我是去玩吗?我做了多少事!结盟、卖货、买货,就是田里的牛犊子,也不能这样使唤啊!”
他摆出兄长的范:“闺秀要坐有坐姿!”
俞羲和根本不理会,眼睛一闭,手垫在脑后:“我才不是闺秀,大哥,你们慢慢算,这一趟出去累坏了,我困,先打个盹。”
下晌的时候,天气还是夏末的暖热,没想到傍晚时分,突然起了裹挟着尘土的疾风,吹的草树枝叶凌乱倒伏。天昏昏黄黄的,似乎是要落雨。
秋风起兮云飞扬,草木摇落兮露为霜,这黄河东岸的大地原野上,一派山雨欲来之势。
他的房间四角秉着高高的灯台,此刻烛火随着窗外的飓风跳动摇曳,屋子里光线明明灭灭。侍女已经撤下了炎夏取凉的冰,但空空的铁质冰鉴还摆在一旁,里面黑黢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