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北凉内乱(1 / 2)
冯祁被俘之事还未传至北凉,北凉自己倒是先内乱了起来。
事发起因十分简单,北凉与边境常年战乱,不论哪个富足的国家都吃不消这种暗无天日的持久战,经历战乱的北凉国库实则早已就成了个空架子。李勤佑登基后的第一件事情便是盘点国库,越盘点越心惊,国家早已经穷得入不敷出了!
边境粮仓本就紧缺,现下直接是断了粮草。
国家没钱,更没能力打赢这场持久战。于是,冯祁被封为大元帅,李勤佑将所有希望放在了冯祁身上,只盼着他能一举震慑住那帮子野蛮的匈奴人,他们趁此机会能够喘息片刻。
一个烂摊子到了李勤佑手中,他想过治理国家的办法,先是大力开展农业,更严格的把控赋税,搜刮民脂民膏,然而战乱之下的贫民怕是除了一条命再也搜刮不出更多来了。
于是后宫嫔妃为李勤佑出谋划策。
贫民没有,氏族诸侯总有的吧。
李勤佑一听,愁绪当即消散了,他怎的没想到?
于是第二日,各项进贡的名目单子交到了各家氏族诸侯手中,世家大家们直接惊呆了,这名目之中含了李勤佑后宫三十八位嫔妃生辰礼。
你家小妾过生日还需我家给你送礼?
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不过皇室诸侯与各家臣子想着拿钱消灾,便也就算了。谁曾想,半月后,李勤佑再一次下发各项进贡名目单子。
这三十八位嫔妃又换了一批。
啧。
莫说贫民日子难熬,实则诸侯世家臣子的日子都不好过,哪里吃得消这般送?
于是便出现了第一波反抗者。
昌松齐王直接打到了北凉城门口,李勤佑也不是吃素的,立即整顿北凉禁军,派遣闲散在家的萧鹤尧领军,对战齐王。
萧鹤尧从漠北回到北凉后,便收敛起身上的所有棱角,低调得不能再低调了,一个打了一辈子仗的大老粗都已经开始吟诗作赋了。
别问他为何想到搞他最看不上的文人物什,实在是闲得没事干。
一听皇帝叫他统领禁军,萧鹤尧直接推脱自己年事已高,只想安度晚年。可惜这儿哪有萧鹤尧说话的份?该上还得上。
实际情况是常年打仗,北凉城内的官员腐败,诸侯割据,皇帝没有破坏各氏族的利益还能相安无事,只要捅破一层纸,谁还鸟你这个皇帝?现下兵临城下,连个派得上用场的武将一个都没有。
李勤佑不派萧鹤尧也无人可派了!
萧鹤尧再次穿上一身戎装,骑着赤色高马站在城墙之上时,自己都觉得讽刺。想他手中握满了敌人的血,哪想到有朝一日竟要沾染国人的鲜血……
他打是不会真的打的,齐王也并未想真正打仗,现下谁动一下都是剥一层皮。
于是两方人马便在城门处集结,也不真的打。
就焦灼地僵持着……
啧。
…
…
北凉人心惶惶,漠北坞堡之上却是一片忙碌景象。
秋收正式开启,有了第一次夏收的经验,这一次提早了半个月就在各处建造了可移动式粮仓。虽说有了移动式粮仓,但坞堡之上少了五千人,进度明显不若从前。
还记得上一次抢收时,萧庭深还坐在轮椅上。
这一次倒是真真切切地看到了秋收的壮观景象,每个人的分工都十分明确,男人们割稻子,女人孩子们则帮忙捆起来,齐齐送进可移动式粮仓里。
秋收和夏收一样,坞堡的后厨忙得热火朝天,大家在田间消耗体力,后厨则每天供应一顿伙食,天天杀头猪,坞堡上的农户别提多有劲了!
萧庭深并未参与秋收,秘密召集五百亲卫,将其训练成一队专业使用火药的军队。
温情和他透露,除了最简易的火药之外,最好是能建造一种射程更远的火炮,就像是放上箭矢的弩,架在城墙之上,放入弹药,便等射得老远。
萧庭深是第一次听到温情专业地聊这火炮,一下就听入迷了,“你确定这种东西能够发射出去?”
“当然,就像是小孩玩的弹弓,原理是差不多的。”
温情说着就走到书桌前,取了纸笔勾勒着脑袋里见过的火炮模样,凝眉说道:“这种火炮底座还得需要木匠来做。只可惜沈江才那儿又要制纸又要修葺农具,人手实在不够,就是新进来的学徒也只能做做最简单的活,再者要把这火炮底座给制出来,也得找靠得住的机密型人才。”
“机密型人才?”
温情说得没错,这新式武器的确不能叫更多的人知道,否则他们就处于劣势了,就像是现在制作的火药,也只有嵇四知道配方,这也就导致火药批量制造速度太慢。
机密型人倒是有,但人才却是稀缺。
温情清凉的水眸看向萧庭深,“说到此事我正好有件事与你讲。”
“哦?什么?”萧庭深自她手里接过图样,看得认真。
“之前我就一直在考虑这件事,咱们坞堡上的人口户籍都是居长石登记的,后来蒙小裕来到坞堡,便帮着居长石一块儿管户籍这块,后来开荒分田分粮食等等这一系列事情都只交给了居长石一人,居长石的工作量实在太大,但也没有其他办法,我去坞堡上转了一圈,认得几个大字还能将九宫算术这东西弄明白的也就居长石一人。
你后来给我介绍的沈清凌现下在武威,怕也是忙得焦头烂额。
木坊是沈江才一家管着,那时候坞堡上农具稀缺,工匠们没日没夜地干,新招的学徒又不会,还得慢慢学,包括绣坊也一样…我想说的是咱们专业的人才实在是太少了。
如果能在坞堡上建立一个痒序就最好不过了。
至少得让大家认得一些大字,且在专业的领域培养一批人才。
就说这个底座,我觉得除了以木头来做外,我们还能用铁做,铁做的首先不易耗损,用的也长久。但是铁匠呢?郑浩来信说,他们挖铁矿的速度太快,铁匠连夜赶工,制造兵器都来不及。”
哎——
说到底,太缺人了!
萧庭深不当家,只知在外打仗,如今听温情这般张口便来的想法,心中除了震惊以外更多的是心疼。
“那便建立一座痒序。”
温情微微一愣,随即讶异地看向萧庭深,“真的?”
“当然,我骗你做什么?你看看想建在哪儿,等秋收一结束咱们就建。”萧庭深斩钉截铁地道,略一沉吟后又道:“我听底下人来报,武威那边有了坞堡送去的五千农兵后,明显战斗力上升,和匈奴人几次交兵,匈奴人也没赚到好处,如今也只能驻扎在长河边上,也不敢贸然进攻。”
“是吗?”温情惊奇道。
萧庭深点头,“是,这样倒是减轻了江余淮的一部分压力。前日收到北凉信件,昌松齐王正与皇帝交战,有一部分流民正往西南方向逃离。我估计很有可能会停滞在武兴,只可惜武兴崔王胆小如鼠,我看他是不可能收留流民的……”
“那就将流民引到武威来…”
想法很美好,现实太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