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封赏(1 / 2)
太后无奈笑道:“这孩子,又有什么鬼点子了?”
“我们不妨就以一年为期,要是皇后一年之后仍没有怀身子的迹象,儿臣就同意废后;若皇后怀上了龙胎,就请母后再也休起废后的念头。”夏墨笑道,暗忖自己夜夜勤于播种,要是整整一年都不能让皇后怀孕,那还有脸见人吗?退一万步讲,纵使最不幸的情况发生,那也是一年之后的事儿了,有一年时间,想必自己已完全掌握天下大权,届时,也没必要事事听太后摆布。
“一年?”太后兀自沉吟未觉。
“左右小郡主也还小,一年之后她正当二八芳龄,那时再谈此事也不为迟。”夏墨笑道,他话语中若有所指,暗中使了个坏。
“那~~~倒也使得。”太后终于点头。
回到宫中,夏墨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派太监通知皇后,让她搬回中宫,太后想起一年赌约,便也不阻止。
他草草用了些点心,便去金銮殿跟众臣商议论功行赏之事。
群臣行过大礼,翰林院大学士出列,上奏说对北国契丹的正式国书已然起草完毕,请皇上过目,如若可以,便派遣使者携国书去契丹王廷,商议两国议和之事。
夏墨打开一览,见国书辞藻华丽,骈四骊六,文采斐然,一字一珠,端的好一篇锦绣文章,然而在夏墨这个来自二十一世纪的人眼里看起来却颇为费劲,浏览过一遍,大致意思还是看懂了。他心下暗暗发怒,要他们写得不卑不亢,他们却写得明显色厉内荏,这些人敢情叫契丹人打怕了,竟写出一篇软骨头文章来。
随后他一甩臂,狠狠把国书扔了回去,怒道:“重新起草过!一篇这样的国书要是递到契丹人那里,他们知道我们害怕打仗,更要发兵来攻!”
“让翰林院那些饱读诗书的翰林们,给朕挺直了脊梁骨再写!要写得我们天朝国富兵强,不怕打仗,他们要打我们随时奉陪~~~嗯,你们不妨把朕描绘成好大喜功之君——如同秦始皇,汉武帝那种,为了彻底打败敌国,不惜打得本国户口减半也要打到底。让契丹鞑子有胆就来试试看,试试我天朝上国是不是个软柿子,也试试我大乾国几千多万汉人的怒火~~~”
大学士战战兢兢拣起国书,慌不迭应是,尔后转身退回文臣行列。
展步出列,把京城保卫战时城卫军立功将士名单呈上,给皇帝过目,里面还附带了一份当日自愿上城墙杀敌的城中百姓名单,共有一万余人。
夏墨大致瞄了一眼,道:“城卫军将士的封赏,由众卿讨论拟定,明日呈报上来;至于城中自愿上城墙杀敌的热血青壮么,爱卿把这份名单分分类,当日作战分外积极的,每人赏银二十两,一般的人每人十两。发放赏银时每个人问问,他们当中要是有谁愿意加入禁军,赏银便翻倍。”
这些城中青壮既然有保家卫国的热情,那么将他们吸收进军队,当是个不错的主意,故而,夏墨适时的加以物质刺激。
话音落处,众臣当中一阵嗡嗡的交头接耳之声,皇帝定的赏银额显然比他们意料中的要高,但他们无人出声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