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第五十八章杜小姐(1 / 2)
过了平桥,房子肉眼可见的密集起来,三轮板车在小巷子里穿行,一会儿杨梅已经分不清方向了。
车子最终在一道弄堂的门前停了下来。
普普通通的光面木门,扣着两个铜环,下面还带着老式插销式的锁。
“到了。”杜康跳下来,拿了钥匙开门,一个不大的院子便显露在眼前。
汤芸芸仰头看了半晌,眼神受伤,“前后两幢屋,还带一个院子,这么大的宅子,你说是‘老屋’……”
杜康失笑,“你早几年来看,就知道它有多破旧了。”
大叔们忙着将车上的东西卸下来,还不忘插嘴,“杜小姐家这宅子,是不算小了,杜老爷以前可是开纱厂的,算有家底。普通人家,哪来的院子啊。”
杜康没接话,帮着把东西卸到院子里,说是帮,也不过是虚扶了下,镇上运货人实诚,向来不要主人家动手的。她将运货费交给两个大叔,“大冬天辛苦了,本应该请您们喝口热茶的,但我刚回来,连个茶杯都还没买,对不住。”
说着将早就准备好的烟拿了出来,一人给了两包。
两位大叔一直说着“客气了客气了”,表情却是非常满意的,让杜康有事下次直接找他们,也就走了。
汤芸芸做了个惊悚的表情,“他们叫你杜小姐,好老派的称呼啊。”
因为她是石小姐的孙女啊……
杜康看着空荡荡的院子,深深吸了一口气。
她终于又回到了这里。
房子修好之后,是陈念阿姨和叔爷爷盯着装修的,每一个细节都事无巨细,力求和杜康定下来的设计图一模一样。
知道她快回来了,又让保姆赵姨找人打扫了好几遍,站外面都能看到,原木色鱼骨拼成的地面亮得几乎能反射人影。
景区有规定,宅子外立面必须保持古色古香,后屋一楼游客看不到,当初修屋子的时候,韩潇就建议她全部改成落地窗,不然采光不好又临河,容易滋生蚊虫。
她向来听得进意见。
所以此刻她们三人站在落地窗前,看着里面简约法式风格的装修,都露出了满意的表情。
“真漂亮。”杨梅感慨道。
汤芸芸:“那个沙发看起来好舒服!还有地毯!”
杜康打开门,“先进去吧。”
一楼三间打通,划分了厨房、客厅、餐厅、卫生间,二楼同样打通,是她的卧室、洗手间和客卧。都是白色原木风的装修,简单干净,看起来温馨又优雅。
看得汤芸芸艳羡不已。
正看着房子,外面有人喊她,杜康出去一看才发现是应为来了。还提着一袋他爷爷做的鸡蛋糕。
应爷爷在应为上了大学之后也无聊,后来十里街修好了,又回来开了鸡蛋糕铺子,只是请了几个帮工,也不会太累。如今,这鸡蛋糕店铺外面每天都排着长队,生意可好了。
“景隅哥说姐你今天估计要搬家,让我来帮忙,你怎么都不和我说一声啊!”应为小声抱怨着,他是体育生,在省会一所师范上大学,刚刚大一,看起来人高马大的,一说话还是以前那副样子,看到汤芸芸和杨梅还不好意思的脸红了。
杜康拿出手机一看,陈景隅果然给她发了消息,说已经回到上海了,让她别太累,他叫应为来给她打工来了。
“陈景隅给了你多少工资?”杜康好奇道。
汤芸芸和杨梅在一旁吃鸡蛋糕,耳朵也竖着。
“500。”应为抓了抓头,“所以姐我要干什么啊?”
还挺贵。
杜康指了指院子里的家具,“擦干净,搬进来。”
“就这?”应为不敢相信,“这五百也太好赚了,姐下次有这样的活记得叫我。”说着四处寻摸抹布去了。
“好乖的弟弟。”杨梅一副羡慕的表情。
“没想到班长你喜欢这样的!”汤芸芸瞪大眼睛。
杨梅哑然,无奈道:“我还没这么禽兽。”
汤芸芸脸一皱,不知想到什么,心虚的跑去看船了。
后屋临着河,透过铝合金制的仿古窗,可以看到载着游客的乌蓬小船在船夫的摇橹声中,慢慢驶过。
“等会我们去坐船吧!”汤芸芸转换情绪很快,又建议道。
“先去趟超市把该买的东西买了,杜康今晚要住这?被子什么都没有呢!”杨梅皱眉道。
“有的,你们跟我来吧。”杜康说着,领着两人出门,还不忘嘱咐应为好好看家。
从院门出去往北走,跨过双桥,就到了陈景隅家。
双桥顾名思义,是两座桥首尾相接呈直角样式的单孔拱桥,据说是明朝时期白水镇的一位富商为子女建的。一桥名为平安,一桥名为如意。
陈景隅常年不在家,陈念阿姨之前有宿疾,后来又动了大手术,太太去后身体一直小毛小病不断,每到冬天,都去温暖的香港休养。家里便一直由保姆赵姨照看着。
“陈景隅家好霸气啊!”汤芸芸看着雕花大门惊叹。
“这是状元牌坊?”杨梅和游客一起驻足欣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