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大凌河之围(2 / 2)
……
宁远城。
大凌河的情报陆续传来,跟王立料想的一模一样:皇太极确实是围点打援!
他惧怕明军的大炮,从未攻打大凌河!
而是,仗着自己强悍的骑兵,在大凌河城的四周,挖了一圈壕沟,再以骑兵守在壕沟之外!
这样的“围点”,就算明军暂时击退了八旗兵,援兵和粮草也很难送进去!
而大凌河城中的祖大寿,麾下只有一万兵马,很难突围出去!
并且,城中还有两万多修筑城池的百姓!
每日的粮草消耗极大!
最要命的是,大凌河的位置太过前突!
从山海关方向运来粮草,路途遥远,极为不便!
城中现有之存粮,最多只够十日所需!
直到现在,八旗兵已经围城七日之久!
如果再不救援,大凌河迟早被攻陷!
如果派兵救援,皇太极正好求之不得!
因为,八旗兵不善攻城,却善野战!
皇太极的围点打援,正是扬长避短的绝佳计策!
“厂公,大凌河被围之后,锦州与松山的守军第一时间前去救援,却被建奴轻易击退!
目前,我四万大军正在集结,不日就将开赴大凌河!”
看看王立,孙承宗欲言又止。
他很不喜欢军中的太监监军,却又无力反对。
眼下,一万铁骑正在锦州!
如果精心策划,步骑兵紧密配合,城中的祖大寿再及时杀出,击退八旗兵的可能非常大!
但,这支骑兵,是身披铁甲的“锦衣卫”!
别说是蓟辽督师的孙承宗,就连兵部尚书梁廷栋,也无权调遣!
孙承宗有着借用“铁甲锦衣卫”的心思,王立自然知道,却故意装作不知,云淡风轻地笑道:
“我此次前来,只是帮忙修筑大凌河,并非监军!
不会插手军中事务,也不会向万岁爷随意上奏!
所以,军中之事无需向我透露!
还请孙阁老不要有任何顾虑,速速调集兵马,速解大凌河之围!”
这样的话,孙承宗自然不相信。
咬咬牙,正想提借兵之事,王立却大步离开。
不多时,便有侍卫来报:“孙督师,厂公引着十余骑出了东门,往锦州去了!”
“罢了!按原计划而行!
令张总兵和宋总兵集结兵马,准备战车,尽快救援大凌河!”
……
王立,确实去了锦州!
其目的,自然是盯着曹文诏,不让他随意出城!
因为,在锦州城与大凌河之间,有阿济格的两万骑兵!
四十里外的大凌河,另外还有皇太极的四万骑兵!
如果全力冲锋,最多一个小时就能杀到!
所以,如果曹文诏贸然杀出,不是以一敌二的问题!
一不小心,就要全军覆没!
而且,兵部已经发出敕令,要求登莱巡抚孙元化,务必听从孙承宗的调遣!
此时,登州城是否派出了援兵,孔有德与耿仲明是否在援军之中,还是未知之数!
若是错过这次的绝好机会,想要做掉这俩汉奸,恐怕没那么容易了!
当然,自己被派来督造大凌河,若是丢了城池或损兵折将,也不太好交待!
不好交待,就不必交待!
大不了,带着自己的骑兵跑路!
只要有银子,曹文诏和麾下的士卒,必会义无反顾地跟着自己!
所以,没什么可怕的!
不过嘛,这是最坏的打算!
在对己方有利的情况下,在伤亡数量可以控制的情况下,“铁甲锦衣卫”还是可以出击的!
若能击败皇太极,或者侥幸灭了他,就算朝廷没有封赏,也能多捞几年嘛!
这年头,一切都是假的!
只有白花花的银子,才是真的!
“呃……锦州城有多少兵马?城中守将是谁?”
“厂公:据曹总兵和孙阁老所说,锦州城还剩四千步卒,粮草充足;
城中守将,乃是右佥都御使、宁远巡抚丘禾嘉!
此人虽是文举出身,却喜好谈兵,还参加过平定安邦彦的叛乱;
马世龙任顺天总兵时,丘禾嘉做过他的监军;
在孙阁老收复关内四城的战斗中,丘禾嘉身中两箭仍顽强冲杀,被万岁爷赐了块“帝倚长城”之金匾!
只不过,听说……丘禾嘉与孙承宗和祖大寿多有不睦……”
说到这里,看到王立挥手示意,宋哲赶紧闭了嘴。
此时的王立,似乎想起了什么!
在他看过的一个纪录片中,山海关护城有功的明军将领雕像中,好像就有丘禾嘉!
却没有袁崇焕!
应该,没有记错!
这么说来,丘禾嘉这人应该很牛!
“这个宁远巡抚丘禾嘉,大约多大年纪?”
“这个……不太清楚!看起来,大概有六十多吧!”
我去!
已经六十多了?
还能饭否?
王立心头一急,差点喷了!
历史上,自己略知的几个明军将领,怎就没一个靠谱的?
听说洪承畴很能打,可惜成了二臣!
孙承宗雄才大略,可惜年近古稀!
丘禾嘉有雕像,应该是个英雄,怎么也六十多了?
稍稍年轻的袁崇焕,没落个好下场!
更年轻的吴三桂,屡战屡败,最终开关降清!
呃,他再也没机会开关投降,就不提他了!
唉!
朱这孩子,真够苦逼的!
没钱赈灾也就罢了,遇到内外敌寇,竟然没有精兵强将!
没人可帮他力挽狂澜!
难怪他的大明要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