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猫
会员书架
首页 > 都市小说 > 最后的工读学校 > 第十四谈:成长比成才更重要

第十四谈:成长比成才更重要(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好书推荐: 樱桃为伴  重生后纨绔小太傅她痞又飒  小女小月  夜少怀里的小祖宗飒又撩  农门团宠:穿成锦鲤小福女  总裁他白天冰冷冷,晚上要奶娃  团宠农家小奶包  穿越唐宋元的风水师  穿越后,我在兽世基建忙  美食秘案 

与大多数父母期望值过高相比,也有些父母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对孩子放任自流,认为“树大自然直”、“是什么命、吃多大食”、“家长操那么多心还要学校干嘛”……其中有的人是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也有人是为自己忙于工作而无暇顾及孩子开脱。

第三个误区是老问题,独生子女家庭的“四二一溺爱综合症”,这种综合症的弊端在大学生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的独生子女,容易养成任性、自私、孤僻、长于防卫别人等毛病,很少站在别人的立场考虑问题。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做父母的要尽量创造条件,帮助孩子学会与人交往、学会合作、学会独立生活,在该“放飞”的时候要充分相信孩子。例如,很多大城市的父母不放心孩子到外地上大学,或者父母跟着孩子去上大学,都是不给孩子自己成长的机会。我儿子原来从小学到高中都没怎么出过我们那个大院,假期给他买了月票他也不愿意自己出门,这能有什么见识?后来他去哈尔滨上的大学,开阔了眼界,结识了朋友,锻炼了独立生活、艰苦奋斗的能力,现在他在英国留学,我就非常放心。

近些年,出现了把家庭教育简单等同于智育的误区。升学和就业的压力越来越前移,人生竞争的起跑线已经划到娘胎里了,于是智力开发成了很多父母眼中最重要的家庭教育内容。这是没有远见的,科学的家庭教育至少要包括指导孩子学会做人、学习、健体、健心、生活、审美、实践、创新等八个方面,简单地追求智育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是有害的。

家庭教育中父亲的“缺位”现象不容忽视。

这跟媒体的导向有关系。就说电视吧,好多主持人装嗲、装嫩、动不动就叫唤“耶”,对孩子能没有影响吗?至于家庭教育中父亲的“缺位”现象,有传统观念“男主外女主内”的基础,也有母亲进行家庭教育更有优势的客观因素,更重要的是社会的生存压力和价值评价。男人必须有事业,要追求成功,但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就不被看成一种成功。家庭教育的过程其实是一种建立价值观的过程,什么时候“成功的家庭教育也是一种事业”得到全社会的认可,什么时候一个父亲在年终述职时能把自己对孩子的培养也当作一种业绩,什么时候父亲在家庭教育中就不再“缺位”了。

现在的单亲家庭日渐增多,我的一个朋友离婚时,我们劝他考虑对孩子的伤害,他居然振振有词地说,都是你们夸大了对孩子的影响,现在的孩子见得多了!社会学家曾经说过,父母离异对孩子的伤害,仅次于父母死亡。不管现在的孩子如何见多识广,父母离异对孩子心灵的伤害都是客观存在的,这种影响也许一时不明显,但对孩子的一生都是一个阴影。破裂家庭往往是孩子性格畸形发展的温床。前些年北京“蓝极速”网吧纵火案的两个中学生案犯不就是单亲家庭的孩子吗?有调查显示,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的孩子不少是学校中的双差生,心灵的创伤打破了他们心理上和感情上的平衡,很容易带来行为上的偏差。他们常常感到空虚、寂寞、惶恐不安和焦虑,感情冲动好斗,常常产生不正当的行为。近年来青少年离家出走和自杀现象日益增多,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父母分离、家庭破裂。如果离异已经发生了,单亲家庭的父母要做的就是保护好孩子心灵世界的完整,不要因为家庭的残缺而有一种愧疚心理,从而过度溺爱孩子,也不要因此让孩子失去对人的信任,变得自卑甚至自闭,更不能把孩子视作累赘、包袱,漠不关心,甚至歧视和粗暴虐待。

青少年的培养实际上是一种综合素质的提高,不仅要从家庭开始,也需要学校、社会的通力合作,对家长、老师等成人也是一个自我完善、自我成长的要求。所以我们提倡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理念要趋同,目标要一致,过程要同步,方法要互补,让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长,共同进入“双合格”的境界。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书单推荐: 毒医纵江湖 带着小卖部到古代 修仙十万年,下山退婚 流放后开始发家致富 微月幽阳 被夺身份后,真千金进城杀疯了 偏执人鱼白天嗜血,晚上躲我怀里哭唧唧 强势心动!京圈四爷嗜她如命 穿到修真界,她快成了全能天才 贺总,你的植物人前妻苏醒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