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柴荣:我要御驾亲征(1 / 2)
柴荣发怒了,不识时务的冯道被派去给先帝修陵。冯道虽然气节上有亏,但是对工作绝不挑三拣四,任何工作都做的一丝不苟。
刘崇的人马被李筠缠住多日,顽强的李筠又给柴荣争取到十几天的时间,让他能够从容备战。
但是这次刘崇吸取了上次被王峻打的屁滚尿流的亏,大军绕过晋州,他的目的就是大周的首都开封,郭威死了,放眼整个大周朝,几乎没有他刘崇的对手,他要快马加鞭,夺回曾经属于他们刘家的江山,还有要为那个没有做成皇帝的儿子报仇。
战报不停的送进皇宫,年轻的柴荣心急如焚,幸好,宰相王溥第一个站出来,表示支持皇帝御驾亲征。
有了宰相的支持,柴荣才有了底气,他,为了做皇帝的尊严,为了向文武百官证明,大周的天下已经姓柴,为了他的江山稳固,他决定放手一搏。
自然,他不是莽撞的庄稼汉,心里虽然豪情满腔,但还是冷静的考虑当时的形势,谁能替他出力,谁能是他真正的朋友。
柴荣在御驾亲征以前,迅速下了几道命令,他知道谁是餐桌上的苍蝇——混饭吃的,谁是有本事,真正能够保家卫国的。
命令下达,首先是给天雄节度使符彦卿,作为自己皇后的父亲,符彦卿的威望犹如日中天,狂暴的契丹人都会尊称他为符王。当年哪个有着皇后命运的李守贞儿媳,果然应了相士的预言,成了柴荣的皇后。
自己的泰山岳父会为了他的江山拼尽全力,柴荣命令他出兵截断北汉兵的后路。
第二道命令让河中节度使王彦超率领将士出晋州,作为老皇帝郭威的最信任部下,王彦超担任着镇守河中的重要任务,所以柴荣的第二道命令,就是让王彦超攻打刘崇的东面,和符彦卿夹击北汉人马。
第三道命令是重中之重,让义父郭威最信任最倚重的禁军担任和刘崇军马正面冲锋的任务。
作为义父大力培养嫡系部队,柴荣对禁军寄予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极大的厚望。禁军都指挥使樊爱能,步军指挥使何徽,宣徽使向训率领大周最有战斗力的禁军,直扑泽州,正面迎击刘崇的部队。
三道命令下达以后,公元954年三月十一日,新皇帝柴荣亲自率领着禁军殿前指挥使张永德,也就是老皇帝郭威的女婿,一个无论对谁都忠心耿耿的老实人,踏上御驾亲征之路。
在柴荣的队伍中,作为开封府马直军使的赵匡胤,跟着柴荣,开始浓墨登场了……
其实,柴荣应该等到集结了所有的后周大军再出发才对。但是他等不及了,刘崇的无礼让他气愤填膺,他不可能像王峻一样,稳稳的在绛州修养生息三个月,他的性格注定他要风风火火的冲到战斗最前线……
他把出发前最凝重的目光落在镇国节度使刘词身上,作为伺候了五个朝代,以勇猛著称的刘词,成了柴荣最信任的人,柴荣让他肩负着集结后续部队迅速跟进的重大任务,刘词知道,他将是大周朝最后的力量以及最新鲜的血液……
刘词自然明白柴荣目光的含义,这个见惯风雨的将军没有豪言壮语,只是用最稳重的眼神告诉柴荣,陛下放心,我一定不辱使命,把部队完完全全的带到你身边。
柴荣出发了,黄土高原上的三月,寒冷依旧,烈烈的北风,卷起漫漫黄沙,他看着遮天蔽日的旌旗,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打败刘崇,一定要让这支军队姓柴。
柴荣直扑潞州,而狡猾的刘崇早已绕道南下,他的目标是大周的国都——开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