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你还好意思替别人求情(1 / 2)
“这样啊……让我们速度快点,赶快回去。”
她原本还不怎么期待回去,现在倒是希望快点回京了。
碧儿抿嘴笑笑,“是公主。”
原本七天的路程被缩短到五天。
五天后,一行人抵达京城。
或许是近乡情更怯,或许是知道这次自己犯的错有点大,凌笙即使做足了准备也有点儿不敢见大顺朝皇帝。
在御书房门口磨磨蹭蹭很久都没有进去,最后还是大顺朝皇帝等得不耐烦,朝着门口低喊了声到,“既然回来了,还不快进来?”
凌笙这才一小步一小步迈进御书房。
大顺朝皇帝正在低头批阅奏折。
凌笙不知道他是不是真的在批阅奏折,奏折上洇了一大块墨迹,按理来说,大顺朝皇帝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
慢慢凑近大顺朝皇帝,她小心翼翼道,“父皇,笙儿回来了。”
大顺朝皇帝没有反应。
凌笙又唤了声,“父皇,笙儿回来啦?”
大顺朝皇帝还是没有反应。
凌笙在他耳边喊了多久,大顺朝皇帝才慢吞吞抬起头,“你个小丫头还知道回来啊!”
手里的奏折抬起来。
凌笙下意识闭上眼。
奏折轻轻拍在了某个小脑袋上。
“知不知道你这次闯了多大的祸?”
连续抗旨两次就算了,他不说什么,那些大臣也不敢说什么。
但明目张胆的强抢整整60万斤粮食,就算他是皇帝也不能随随便便将这件事情压下去。
凌笙小嘴瘪着,有点委屈。
“笙儿也是为了那些难民嘛,父皇,您不知道那些难民有多可怜,卖儿卖女的比比皆是,吃不上饭饿得瘦骨嶙峋的更是数也数不过来。我将三家的粮食抢过来之后,那种凄惨的状况才有所缓解。”
皇上瞧着她黑瘦的小脸,心疼的叹口气。
将刚刚那本上书要求惩治程将军的奏折画上一个大大的叉放到一旁,“朕不是派了太子前去赈灾。”
大顺朝皇帝确实派了太子前去赈灾,但一百万两白银放在往常或许可以将冀州难民安置得很好,但这次是冀州,扬州同时爆发水患。
粮食价格疯涨了十倍不止,一百万两百能起到的作用也就变得极其有限,若不是凌笙提前做了准备,这次冀州水患造成的后果恐怕会更加严重。
“可是父皇,就算您派了太子哥哥前去赈灾,疯长的粮食价格以及那些不择手段囤积粮草的奸商,就算是您也束手无策啊!”
大顺朝皇帝沉默不语。
凌笙知道这事过去一半了,瞥了眼她刚刚放到一侧的奏折,小声道,“父皇,您打算如何处置程将军?”
某种意义来说,她和陈将军犯的错不相上下,若真有不同的地方,恐怕就是她是大顺朝皇帝的掌上明珠,而他是糟汉子将军。
大顺朝皇帝深深蹙起眉。
不可否认,程将军和凌笙虽然做的事情有失朝廷颜面,并且触犯大顺朝律法,但却是实实在在解决了难民的问题,并且让冀州扬州两地的百姓对朝廷充满感激之心。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大顺朝皇帝一直很爱惜民心。
“朕将他打入大牢了。”
凌笙嘟着嘴哦了声,不敢说话了。
大顺朝皇往她瘪瘪的小脸上撇了一眼,“怎么,哑巴啦?”
凌笙伸出小手,拉拉他的衣袖,“父皇,您不要惩罚程家军好不好?”
她现在可是和程将军一条绳上的蚂蚱,程将军若是因此受到了惩罚,恐怕她也好不了。
大顺朝皇帝幽幽看了她一眼,“你还好意思替别人求情?”
凌笙嘟着小嘴,眼睛眨啊眨的看着他,“笙儿……笙儿和程将军都是被逼的吗。若不是那些奸商听到风声将粮食早早的囤积起来,笙儿和程将军何至于此?好不好父皇,您就不要惩罚成将军了。”
大顺朝皇帝放下奏折,看都没看她一眼,“不好。”
凌笙碰了一鼻子灰,又求了好久的情,大顺朝皇帝都不答应,只能又灰溜溜的回到重华宫。
凌笙走后,林公公进来当大顺朝皇帝添了杯茶,顺便将凌笙刚刚弄乱的御案整理好。
大顺朝皇帝继续批阅奏折,只是御笔刚在奏折上写了一个字,他又抬起头,“让御书房给公主多做些补品送过去,另外,让陈御医去重华宫一趟,帮公主请一次平安脉。”
凌笙这一走差不多两个月的时间,体内的余毒不知道怎么样了,若是一直清理不干净,恐怕会留下病根。
“另外,派人告诉程将军的家人,让他们稍安勿躁。”
“是皇上。”
林公公整理好预案,匆忙去了。
凌笙回到重华宫休息了会儿,吩咐碧儿套着辆马车又出宫去了。
一别两月,也是时候去城北工坊看看了。
城北工坊一如既往的忙碌,制作玻璃球的工人,从开始的几十人已经增加到现在的100多人,俨然有了现代工厂的样子。
凌笙极其满意的点点头,又来到珍宝坊。
将自己从冀州带回来的小玩意儿一股脑的堆到三皇子面前。
凌笙笑着,“三哥,两月未见,可有想笙儿?”
三皇子视线将她从头到尾细细看了一遍,“五妹妹黑了,也瘦了。”
凌笙不高兴的嘟起小嘴,“三哥,能不能别提这茬?”
她黑了也瘦了这件事不需要人一遍遍提醒她。
三皇子好笑道,“还不许人说了,那你跑去冀州干嘛!”
凌笙瘪瘪小嘴,“我这不也是为了……”
“为了什么?”
凌笙放下茶杯,“算了,没什么。”
“公主,好久不见。”
两人喝了会茶,一道声音极其恭敬的传了过来。
凌笙扭头看过去,是苏清,“三公子,好久不见。”
苏清的态度每一次都比上一次更加客气恭敬,“苏清见过五公主。”
“三公子不必客气。”指了指旁边的位子,“坐”
三皇子令人拿了个茶杯过来。
玻璃球的生意有大顺朝皇帝推波助澜,依旧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苏三公子羡慕不已。
“敢问公主可有意与苏家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