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打虎(1 / 2)
苏问所想不错,武松这番豪情,听得台下众人热血沸腾,又是给他贡献了几点灵韵。
苏问也趁热打铁,继续说道:“武松大笑一声,直往冈上走去,全然不顾店家在后方高呼那吊睛白额大虫何等凶猛,何等恐怖。
那时已是申时,日头半落,黄昏将至,武松大步而行,走了一阵,终是酒力发作,浑身燥热起来,便随手扯开衣襟,袒露胸膛,似醉非醉的踏入那乱林中去。”
“怎的还是醉了?”
“废话,你喝上十八碗,看看自己醉不醉?”
“这酒常人三碗便倒,这武松连饮十八碗,醉上几分也是理所当然。”
“切,这就要倒,还说什么叫它识得武松,怕不是要做那大虫的盘中餐?”
听苏问说武松醉了,台下众人立时不满起来。
这就不满了?
不至于吧?
至于,相当至于!
因为武松后醉这一段,在小说中属于破格描写。
何为破格?
即角色设定与实际发展前后冲突,自相矛盾,构成观众难以接受的剧情。
比如说,一个角色开场的设定是绝世高人,秒天秒地秒空气的那种,定位要多强有多强,逼格要多高有多高,但随着剧情的发展,这个绝世高人的实力却越来越弱,谁出场都能过来踩他一脚,最后更是死在了一些下三流的龙套手中。
这就是破格,剧情发展与角色设定前后冲突,自相矛盾,原本捧到天上去的人物被一脚脚踩进泥里,这叫观众怎么接受?
苏问这还好,只是酒力发作,后劲上头而已,同武松之前的海量设定虽有冲突,但并不严重,台下的观众也只是稍稍不满。
如果他按照原文叙说,将武松前勇后怯的那段心理变化讲出来,台下的观众绝对会当场把他桌子掀了。
这种严重的破格描写已经超出观众的接受范围了。
所以,修改是必须的,哪怕要投入不少宝贵的灵韵。
至于为什么不把后醉这段也删改了……
剧情需要!
一些情节虽然会让观众不满,但它们却是剧情发展的必要因素,不能全部删改摒弃,只能尽量减轻它的“毒性”。
只要不触及观众的底线,那一些有“毒”的情节,也是可以勉强接受的。
武松后醉这段就是最好的例子,众人只是不满,并未真正发怒。
接下来就要看苏问的后续表现了。
如果后续表现得当,引开众人注意,那这一段自不是什么问题。
可如果后续表现不佳,让这一点不满发酵壮大,那苏问定然要被众人嘘声轰下台来。
苏问也知此事关键,当即引出下文:“武松酒力发作,步入乱林,忽见一块光挞挞的大青石,便欲躺下歇息一阵,小睡半刻,不想刚刚放翻身体,就见一阵狂风呼啸而来!”
“嗯?”
“那是……?”
苏问话声高悬,众人眼神凝结,气氛陡然紧张起来。
“那是何物?”
不待众人出声话应,苏问便自答道:“武松当即翻起身子,立于青石之上,向那声音来处看去,只见天昏地暗,飞沙走石,乱林之中扑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正是:
景阳冈头风正狂,万里阴云霾日光。
焰焰满川枫叶赤,纷纷遍地草芽黄。
触目晚霞挂林薮,侵入冷雾满穹苍。
忽闻一声霹雳响,山腰飞出兽中王。
昂头踊跃逞牙爪,谷口麋鹿皆奔忙。
山中狐兔潜踪迹,涧内獐猿惊且慌。
卞庄见后魂魄丧,存孝遇时心胆强!
……
台下一片寂静,片刻才见反应。
“好!!!”
众人齐声,满堂喝彩。
“好一头吊睛白额大虫!”
“飞沙走石,天昏地暗,这虎怕不是成精了?”
“那武松酒劲上涌,头昏半醉,怎敌得过这吊睛白额虎?”
“快快快,接着往下说!”
众人连声大呼,坐在前排的那几个地痞流氓更是站起了身,急不可耐的催促台上的苏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