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梦中创作①来记录那场无由的梦吧(2 / 2)
(故事的“起因”无需仔细琢磨,仅一眼扫过便能认识到它的种种不合理之处……不过,也“可以”当作是塑造帝王的人物形象,“不必细究”。)
(“不必细究”……奥罗因脑海中浮现出了这样的念头而感到痛心,虽然很快就又拿起了笔,但手却攥得很紧,面部表情也不似刚开始那么淡然。)
受统治者招募的那群人中,有的是名扬千里的魔法师,有的是赫赫有名的猎人,还有口才极好的说客、精通帝国各地语言的经商者……而皇帝还把招募的通告公示大众,并许以重金,让帝国的百姓们也加入到这场“邀请精灵”的活动中。
于是,世界各地的人都涌入了帝国的都城海文,踊跃报名加入前往精灵之森的队伍,争取分到一杯羹。
(奥罗想了想,提笔决定插入一段内容,为后面的故事情节做铺垫。)
(而他新加的内容也并非无中生有,而是把梦境中出现在后面、实则应该是发生在前面的事情改到了它的正确时间点上,让这则故事可以按照时间顺序顺下来。)
(很多情况下,梦都是无序的,当然,有时候创作也是如此。)
黑夜中(奥罗删掉了很多无关紧要的环境氛围描写,最终定下了这个简单的词语),当权者正与他的合作伙伴畅谈(有关二者的动作行为,奥罗删改了许多次)。
漆黑的身影中映衬出一抹暗红,那个影子桀桀地笑着,随后发出有些沙哑的声音:
“瞧这些天真的人们……唯有无聊的世界,才会诞生出这样的生灵。”
站在影子对面的当权者什么都没有说,无言地望向窗外(二者畅谈的场景是在帝国的宫殿中,而当奥罗想起这件事时,已经想不清楚该把它加进哪个段落里了)。
窗外,新一天的黎明即将到来,而谁都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怎样的事情,即便是正在秘密谋划某些事的他们俩,也无法彻底将未来把握在手中。
—
都城海文,在帝国的语言文字系统内,它意为“永不消逝的光芒”。
每一天,星球的光源还未完全升起,海文的大街上就以人山人海,不同的商铺上挂着各色的彩灯,照耀着来来往往、有着各种职业的人们。
都城的居民好奇地从他们的居所中探出头来,打量每一个进城的陌生人,低声讨论那些人身上穿着的奇装异服;而若是在人群中看见了自己认识的名士,他们也免不了激动一番。
(魔法师,在这个世界上也是人类帝国中最受欢迎的职业,他们有着其他人都不具备的特殊力量,是最适合进入黑暗森林的人选。)
(之前的梦境中,主人公是如何出场的呢?)
(是在人们的议论声中登场的,奥罗心想,他们的话语揭示了主人公的身份——他们称他是被驱逐的魔法师,他们说:他曾是帝国最耀眼的新星,却因为某些事被皇帝赶出了都城海文,沦落到只能趁此机会偷溜进来。)
(于是,奥罗将这段内容用简洁而优美的文字表达在了纸面上。)
魔法师是帝国最吃香的职业,所以,这次进入都城海文的人中,大多数都穿着曳地长袍、戴着不同风格的帽子。
这样的打扮符合这个世界人们对魔法师的印象,魔法师们自己也都乐在其中。
伊格纳茨则和他的同行们不同,他穿着一件合身的白衬衫和一条修身的长裤,系着领巾,手持一柄时钟装饰的短杖(还有银发,梦里的主人公完全就是套用了现实中同名人的形象)。
(越是回忆梦中发生的事并将它们表述在纸面上,奥罗就越感觉那场梦并不简单,它似乎真的对应着现实中某一存在的过去。)
和伊格纳茨一同拜访都城海文的同行们都忌惮他的力量,并担忧他目的不纯。
人们警惕着他的年轻——年轻意味着他很可能做出某些冲动的举动,以报被驱逐之仇。
(梦境故事中的逻辑都是靠路人间的对话建立起来的,根本无法去深究……奥罗对此感到无奈,只能尽可能地去完善人物之间的关系,以解释他们在梦境里突兀冒出的内心想法。)
只有很少的一些人知晓伊格纳茨的真实身份,而那些人也从他进城的那一刻起,就格外关注着他的一举一动。
当伊格纳茨选择了海文的一家旅店作为落脚点后,一直在暗中观察他举动的人终于正式出场了——周围的路人称其为“厄里斯”,夸赞其为最受皇帝重用的魔法师。
无人会在意厄里斯的来历,他所做出的成就已让人们不敢过多探究他的身份,生怕会因此失去一个优秀的帮手。
厄里斯是伊格纳茨的熟人,他们曾携手深入精灵之森,研究据说“全能”的精灵们的日常生活。
可后来,二者反目成仇,厄里斯施展一种名为“重光”的魔法击坠了伊格纳茨这颗在魔法界的新星,而后便成为了人类帝国中最强大的魔法师,享受万人敬仰、在帝国中拥有极高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