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汉朝未推广的棉花(1 / 2)
刘关张三人见李孟羲尝了酒,一口吐出之后,皱眉思索的模样,三人你看我我看你,面面相觑。
许久之后,李孟羲回过神来,转身,抬头目视刘关张三人,李孟羲有些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此酒猛烈而呛人,难喝至极。
某忘了,酒还要贮藏月余,稍减杀气之后,方能有绵柔口感。”
“三将军,可有酒窖?”李孟羲问。
张飞闻言,眼睛瞪大,“我就说!这酒呛死个人,如何是美酒?敢请还得窖藏。”
张飞难掩失望模样,手一摊,“得,俺还得等一月才能喝!”
刘备关羽见张飞如此,哈哈大笑。
刘备出面维和,“三弟,好酒不怕等。等他月余又能如何?”
张飞嘿嘿一笑。
刘关张方才三人尝了酒,欲言又止的原因就是如此。
一是,李孟羲夸赞的蒸酒美酒,一喝之下,一言难尽。让刘关张三个直人,实在无法违心夸赞此酒。
二是,李孟羲辛辛苦苦忙碌半天把酒蒸出来,三人同样不好说酒的坏话。
因此,即无法夸赞,又不好意思直说酒不行,才欲言又止的模样。
等李孟羲自己说酒喝不成,三人这才没了心理负担,如实评价起来。
“此酒酒香确清冽扑鼻,闻之醉人。”张飞说到。
“此酒壮烈为某平生未见,一口入腹,浑身皆暖,畅快!”关羽舒了一口气,感觉着自喉至腹,暖洋洋一片,关羽如实评价到。
刘备颔首笑到,“更有,此酒清澈如水,不!比水更清,单此品相,已便冠绝诸酒。”
可不吗,普通的水酒,其澄澈程度,如何比得上蒸馏酒。
根本比不上的。
张飞便要把酒坛封上,放回家里酒窖。
李孟羲拦了下来。
“三将军,酒先与我,我有大用。”
张飞放下酒坛,奇怪,听说过酒能喝,没听说过酒能用的啊。
李孟羲便问张飞,问有无灯捻。
张飞叫仆人,去拿灯草。
李孟羲还以为棉线一样的灯捻,然而,仆人拿来长长的编的跟麻绳一样的筷子粗细的细草绳,手感摸上去,草绳半干,滑腻腻的,看样子,草绳用蜡泡过。
“火折子有吗?”李孟羲又要。
刘关张三人也是无聊,饶有趣味的看着李孟羲忙碌。
刘备解下腰间像一把小匕首一样的东西,原来会是火折子。
火折子取出,打火石凑上艾绒,磕了几下,艾绒哄的一声点燃了。
再把火折子赶紧凑上,火折子便点燃了。
李孟羲接过火折子,截去一段的草绳,放在酒碗之中,当做灯捻。
如果是酒精灯,那么这玩意儿,就是酒精灯的灯芯。
火折子的确把灯草点燃,李孟羲注视着灯草一点一点的烧,灰烬一点一点的落在酒碗里。
这好像不对啊,酒精等的灯芯,不会被火越烧越短的。
不会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