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铲除障碍(2 / 2)
萧寇救了安皇后被安排做了自己的羽林亲卫,慢慢做到统领。
安皇喜欢萧寇,一是他的名字很受他欢喜,安皇几个关系好的姐姐都被送到了匈奴和亲。
所以他从小就对匈奴带有仇恨,再到后来亲政匈奴三天两头的扰边,百姓苦不堪言。
他决定一定要扫除匈奴,洗刷前朝的耻辱。
二是刚刚亲政发现自己虽然亲政了但自己处处受到掣肘。
需要建立自己的力量,这位安皇深知拳头硬腰杆子才能停止。
从军权出发,渐渐的在军中培养自己的势力。
一些青年军官,知道如果自己想要出人头地肯定要跟着新皇,不然一辈子只能当一个普通的士兵。
三是萧寇确实能力强,武力爆表,谋略也不错,有成为大将的潜质。
安皇深深知道,要想扫除匈奴必须要培养自己的军事指挥。
所以萧寇被安排在了边境不断的和匈奴作战。
安皇确实识人的眼光很毒辣。
萧寇在边境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不断和匈奴作战,最初也是寸功未立,慢慢经过调整萧寇自己总结了一套对付匈奴的办法,屡获战功被封了侯爷,也是安朝当时强年轻的侯爷。
虽然只是侯爷,但萧寇却不是一般能惹得起的,他是安皇身边的近臣,直接听于安皇。
随着萧寇的成长,安皇也渐渐的掌握了军队。
不再需要虎符调动军队了,可以直接调动。
但乞和派,这么多年的苦心经营,他们的势力盘根错节,要想彻底铲除还需要一番功夫。
乞和派仗着有皇太后的撑腰,认为安皇不敢动自己。
自己掌握着军队的命脉——后勤的供给,就不怕安皇想用兵。
古语有言,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后勤保障才能真正体现一个军队的战斗力。
如果一个军队没有了后勤供给,就只能被敌方收割。
安皇显然是非常明白这一点,这些人卡住了自己的脖子。
想让她妥协,乞求匈奴施舍和平。
他是万万不会答应的,既然你卡我脖子,那我就就要了你的脑袋。
安皇让萧寇带着自己的玉佩到后勤处接收。
结果受到了阻力,萧寇直接动手杀了后勤处的官员。
京城附近的武装力量早就安皇给控制了。
当那些皇戚还在洋洋自得时,他们没有想到羽林军已经冲进了自己家。
抄家的抄家,杀头的杀头。
他们到死也没有受到皇太后的庇护,一直以来都是他们的一厢情愿。
他们只是皇太后给安皇的磨刀石,在他们的打磨下安皇渐渐成长起来。
所有阻止安皇用兵的皇亲国戚都被铲除干净。
皇太后将手中的虎符交给了安皇,虽然现在已经不需要了。
但虎符一直以来是军队权利的象征。
此时安皇成为了一个真正的皇帝,所有的权利都集中在自己手中。
他可以做他想做的一切,去实现自己的帝业。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