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杨浩游历大夏洲安琥县城是净土(2 / 2)
一直走到一家醉仙居,找间上房住下。杨浩留意到就是这区区的穷乡僻壤的县城,仍有一所私塾,一所书院。规模都不太大,私塾不过十余人,而书院不过百余人,书院由官府创办。当地知府蒯(念kuai三声)菁华更是当年的殿试二甲进士出身,这等遐方绝域的父母官儿依然有如此“科举出身”,而且兼任该书院的山长。
这几天杨浩都展开神识,扫描附近。筑基期修士神识已经可以外放,大概几里,练气期的修士神识不可外放,只可内视自己,等到金丹期,神识可达十几到百里,神识所扫之处,草木虫蚁具
(本章未完,请翻页)
显无疑,当真是明察秋毫。
朝阳初生,在述信书院里,(子曰:述而不作,信而不古。)里声声读书入得杨浩耳中。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
这些年轻的学子早早就在这里,做功课,早读。有一位少年身形瘦弱穿得单薄,坐在其中。时值初秋,那少年有些发冷,愈发缩紧了身子。虽然他正在诵读论语,但是脑子里却在回想着昨晚读的搜神记,想着那赤松子,崔文子,彭祖等等,三皇五帝远古洪荒的神仙故事。
“会不会有朝一日,我也能像那些传说中的神仙一样,腾云驾雾,呼风唤雨,御剑飞行。”这少年痴痴地想着。
那前面站立的先生,年过四十许,国字脸,三缕胡须,目光有神,手拿论语,监视诸位早读,看见那少年漫不经心,随即走向面前,问道:“高轩,用心读书!不许胡思乱想。”
“是,惊蛰先生。”那叫高轩的少年,受到斥责后,专心读书。
这时候杨浩会心一笑,察觉到,那惊蛰先生虽然不是修士,但是他却隐隐散发出一种类似于修士身上才有的威压。
杨浩忽然想起九州志里的描绘儒门修士,亦或是饱学鸿儒的凡人,身上都会有所谓的“浩然之气”,因为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杨浩隐隐觉得,儒门修士也许不像自己想的那样简单。杨浩不知道,就在他用神识观察惊蛰先生的时候,惊蛰早已觉察到杨浩的存在。只是境界高出杨浩太多,杨浩并未发觉,且惊蛰对杨浩并无兴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