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敏然篇(一)(1 / 2)
我叫赵敏然,是边境赵家的独女,我的父亲则是令人敬佩的镇国大将军。
史书记载,赵家助萧氏建立了大恒王朝后便奉旨镇守边境,这一守,便是百年。
我出生在边境,长在边境,在遇到他之前,我甚至觉得我会终老在边境,尽管,我并不觉得那样有什么不好。
贤武四十三年的某个冬天,我例行巡视完后,刚登上城墙便听见守城士兵的声音传来:“没有大将军的命令,这城门不能开,还请四皇子殿下恕罪……”
此时,守城的士兵正在向一位身披月白色大氅的男子告罪。
从我的视角望去,那男子面若冠玉,气质出尘,一副不染俗世的模样。而她身边的女子却是一袭红衣,美的明艳热烈。
那是我第一次见到他,当时我就觉得,他大抵是我见过的最好看的人。
后来我才知道,原来他就是朝廷派来赈灾的四皇子殿下。而他之所以会和守城的士兵发生争执,是因为他想让关外受冻的流民进城,而士兵则担心流民中混有敌国的奸细,又加上没有父亲的命令,所以他拒开城门。
我知道他的担忧,一一核查流民的身份需要大量的时间,但现下正值隆冬,城门外的百姓又大多是伤残之身,怕是在雪中撑不了多久。
在知晓了我的身份以后,他对我说:“赵将军,城外的这些都是我大恒的子民。他们刚刚遭受了旱灾之苦,如今急需一处安身之地,还望将军稍加通融,先让他们进城,而后再慢慢核查他们的身份……”
他是皇子,却愿意为了百姓放下身段,他是真正做到了为民立命。所以,我也做了第一个未经父亲允许的决定——开城门。
安置好流民后,我领他去见了父亲。他对父亲说,如今北方大旱,无论是运输粮食还是转移灾民都需要牛马,南羌盛产牛羊,我们可以用丝绸和茶叶换之。
父亲听后犹豫了片刻,但最后还是同意了,只是暗中命我加固了城防。
我知道父亲的担忧,在赵家为大恒守边的这一百年里,这扇城门从未向外族开放,父亲是担心这城门一开会给大恒百姓带来比干旱更可怕的灾难。
在这之后,他留在军营和父亲商讨与南羌的交易事宜,禾瑜也陪他一起,禾瑜就是他身边的红衣女子。
禾瑜不仅人长的好看,武功也极好。记得有一次,她看见我在练武场上与吴最安对练,她一时来了兴趣,便提出与我切磋,我听后欣然答应了。
在这军营里,我的武功算得上数一数二,所以我自认为对战禾瑜毫无压力,甚至在赛前就有了赢得比赛的喜悦。
公平起见,赛前我让禾瑜先去换一身轻便的衣服,谁知她听后忙说不用,随后纵身一跃就跳上了擂台。
见她如此随性,我的心里突然有一种不祥的预感,所以对战前我选了自己最擅用的长枪,而她却随手拿了一把软剑。
我的母亲在生我时难产而死,所以我自幼便跟在父亲身边习武。我十岁就学会了赵家的独门枪法梨花枪,现今除了父亲和吴最安外,营中再无敌手。我从没想过楚腰卫鬓的禾瑜能够赢我,所以在她用手里的软剑斩断了我的长枪还逼得我连退了数步后,我竟震惊得挪不开步子。
“承让了……”她一脸笑意。
她的笑里没有嘲讽,没有骄傲,有的只是陈述事实的泰然,可这在我看来却有些扎眼。所以在这之后,我对她的态度十分冷淡,就连去找四皇子时也刻意避开她,但总有避无可避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