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干妈来了(2 / 2)
很多在其他城市安了家的子女,都会把父母从家乡接过来一起生活。虽然这些老人物质生活很丰富,但白天,后辈们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他们在家,除了看电视就是看电视,再就是到菜市场或超市转一转,基本没有交际圈,要是言语不通,更糟糕。因此,很多老人远离家乡,在和儿女们一起生活之后,精神上很苦闷。
这种情况,在出身农村的父母最为明显。零零年春晚,本山大叔的小品《钟点工》就非常深刻的反应了这一问题。
程翘翘觉得她不能自私的只想到自己,也不能伤了干妈爱自己的一片心,因此把陈向南推出来做理由,“妈,你来照顾我,小哥怎么办?
大哥去当兵,二哥后来也去了部队,一年到头也回不来一趟。当时你抱怨,说养儿子没用,不等翅膀硬了就不着家了。小哥因为这个,报的是家附近的兰大。不看别的,就冲小哥这份孝心,你也不能不管他。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小哥他今年毕业,回头等他参加了工作,你总不能让他放假的时候,有家却不能归吧?帝都和北疆距离太远,就周末那点时间,就算是坐飞机,不考虑机票钱,时间也实在紧张,更不要说火车了,连单程的时间都不够。”
朱桂云瞥了一眼坐在对面的小儿子,不以为然的说:“什么怎么办?他那么大一个人,难道还不会照顾自己?而且他是个男孩,比你安全,随他去,你不用管他。”
埋头大吃的陈向南听到妈妈的话,翻了一个白眼,在心里暗自吐槽:就知道会这样,明明他和两个哥哥才是亲生的,可和元翘翘比起来,她这个干女儿更像是亲生的,他们哥仨像是抱养来的。
抬头,看着元翘翘和朱桂云,他笑道:“不用替我操心,我考上了帝都的研究生。之前没往外说,是因为我来帝都复试的时候,觉得考得不怎么好,不敢确定是否会被录取。如今成绩下来了,等我完成论文答辩,拿到毕业证、学位证和研究生入学录取通知书之后,就也来帝都了。”
虽然没了陈向南这个后顾之忧,但程翘翘还是不想干妈为了她,离开她熟悉的生活圈子;更何况,住在黄家,还是有很多便利的。不说别的,单圈里的大佬,这段时日她就不知道见了多少,这些都是人脉,是混圈必备的资本。
“就算小哥来了帝都,妈你也不用来。我现在接戏少,不怎么跑剧组。而且我还有很多东西要学,正好黄爷爷和黄奶奶搞了一辈子艺术,跟他们住在一起,能学到好多。”
朱桂云夹了一块排骨放到程翘翘的碗里,非常敞亮的道:“放心,我不要求你搬出黄家跟我住在一起。我只是想着,黄家再好,终究不是自己的家,不免有不方便的地方,所以有什么在黄家不方便做的事,你到我这里来。至于拍戏外出这块,你有戏拍,我就跟着去剧组照顾你;如果你不拍戏,我自有打发时间的消遣。”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程翘翘从她的态度看出来了,不管她抬出什么样的理由都没用,她这趟过来就没想着回去,所以朱桂云留在帝都,照顾她的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原本程翘翘想着干妈和小哥在帝都人生地不熟的,打算和剧组请假,带他俩去租房子,被朱桂云严词拒绝。
本来她想着,干妈租房子时,怎么也该考虑一下小哥,大概会在黄家和他读书的学校之间取个中间点,或略偏向她这边点,没成想,她从头到尾都没顾念陈向南,直接把房子租在了黄家小区,住处和黄家只隔着一条街,从黄家出来到她这边,走路都用不了十分钟。
自从朱桂云来了帝都,程翘翘不得不承认,方便了许多。因为黄氏夫妻都上了年纪,而且住在周遭的也都是老年人,大多喜静怕吵,所以程翘翘住在黄家,纵使想做什么,都是书画这种比较安静的活动,像乐器,除了怕吵到他们,还因为比较占地方,不好放置。
但朱桂云来了之后,在她特意将一个房间修成隔音的之后,她根本不需要担心扰邻这个问题,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更重要的是,她有很多想做的事,但不管做什么,都需要金钱做基础,所以她缺钱,非常缺,而搞金融无疑来钱最快。
九七年爆发的持续两年多的亚洲金融危机是一个捞钱的好机会,拥有“先知”的她如果放弃这次金融风暴跟在索罗斯后面喝口汤的机会,绝对是傻子,况且,还有今年的世界杯,也是赚钱的一个大好机会,朱桂云的到来,方便她和香江帮她投资的证券经纪人联系,遥控对方为她捞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