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特产(2 / 2)
七号:“那何止是心情不好,那眼神,被她冷冷地盯着,我都觉得后背发凉……”
九号:“我今日还差点迟到了,比姜先生来得还晚,你们都不知道,我进来的时候头都不敢抬一下,总觉得和姜先生对视上,我会死的很惨。”
七号:“谁让你来的这么晚,先生第一日便强调过不许迟到,我们都是提前了一刻钟来的。”
九号叹了口气,“你以为我想啊,我们村最近在赶着采收枇杷,累得我腰都直不起来了,早晨差点没起来。”
二十六号:“对哦,整个玉清县估计就你们村枇杷最多了。那你们村怎么还来学香菇种植?忙得过来吗?”
九号:“主要就是结果前期需要打理,结果后需要采收忙了一些,也不是一年到头都在忙的。但是枇杷这东西也不好放,也不好运送,大部分时候还是靠天吃饭,能多一项营生大家的日子也能好过些。”
九号说着,凑上去声音压低继续道:“其实早上我娘让我背了一些来给姜先生,可是我来得晚,先生又瞧着有些不高兴,我都不敢拿出来……你们说,等会我走的时候把背篓直接丢下能行不?”
年纪最大的二十六号迟疑道:“不太好吧……你若是怕姜先生,不如一会儿把东西拿给姜先生的两个弟弟,那两个小郎君瞧着都挺和气的。”
话音刚落,就听姜云的声音传来,“不用给他们,直接给我就成。”
几人吓了一跳,抬头向姜云看去,没想到他们那么小声说话,姜云隔着那么远也能听到。
姜云放下笔,抬手招了招,“把你带的枇杷拿来我看看。”
九号忐忑地将背篓提了过去,将紧紧包裹着的稻草一层一层掀开,露出里面饱满新鲜的枇杷。
姜云伸手摘了一颗,尝了尝,眼睛越来越亮,“九号,你们村的枇杷一般都是卖给谁的?”
九号头一回面对这样的姜云,有些心慌,“我、我们一般会有商户来收那些好的果,还有一些药铺也会来收果和叶。剩下的我们就自己挑去卖、或者做成糖水罐头、蜜饯、果膏、果酒的,也有人买,但大部分还是我们自己慢慢吃的。”
姜云:“不好卖吗?”
九号点头又摇摇头,“枇杷不太能放,那些商户一般收的不多。罐头、蜜饯什么的,那些商户比较挑,价格压得比较低,卖得还可以,今年买得最多。”
姜云:“那是因为现在城里往来的客商多了,商户们生意好了,收得自然就多了。”
长这么大也没下过几回山的九号有些茫然。
姜云心里已经有了主意,直接拍板道:“等下放学,我随你一起回村,我有事找你们村长聊聊。”
九号:“啊?”不会是因为他今日迟到的事吧?
姜云拍了拍他,“放心吧,不是要告你的状,是好事。”
说罢,又招来剩下九人,“都过来,一个个跟我说说你们村都盛产些什么。”
虽然不知道姜云是何意,但他们还是一个个排着队乖乖地介绍了各自村子的特产。
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
十个村子里,除了有两个村子离得近一些,产的东西一样,剩下的每个村子都有其特色。
有的采石、有的伐木、有的养蚕织布、有的专门种植甘蔗、有的村子甚至专门采野山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