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方向(1 / 2)
“父亲,也许是他随口说说呢!”蔡迢不希望刘春云和唐德勇过来敬酒。
“且等着!据说海汉人言出必行。”蔡京心想兔崽子可别想忽悠老夫。
楼下大厅里,刘春云接过了话茬。
“随着高产粮食作物的推广,大宋的大地主可能要头痛了,粮食太多粮价必然走低,届时大宋所有人敞开肚皮吃,粮食都吃不完,怎么办?”
“这...不会吧?”在场的哪个不是大地主,听到这话一阵惊悚。
“高产粮食让家家户户都种地,以前要种三亩地才能养活一个人,以后种不到一亩地就能养活一个人,粮食还值钱吗?”高尧辅插话道。
“真要如此,当如何是好?”三司使宇文虚中着急地问道。
“也简单,把人口从农业领域转移到工业领域去,种田的农夫少了,做工的工人多了,商人多了,粮食就有出路了。”
“那人口要如何才能转移呢?”
“鼓励无地的农民,进城打工,他们的打工收入肯定不低于农夫的收入,有钱的工人要不要吃粮、要不要娶妻生子,小孩要不要上学?农夫种地有粮就有钱,要不要买工业品?”
众人频频点头,有钱肯定要花的。
“还能解决大宋的一个社会不稳定因素,从此人人有饭吃,个个有衣穿,小孩子有书读,地主收益更高,工厂主或股东能赚更多钱,这就良性循环,而不是历史上的治乱循环。”
众人继续频频点头,但是又感觉有些不对头,历代朝廷都强调,以农为本,本固则国安。
这么宏观地分析国家经济和策略,大宋从不曾有过。
“以农为本乃国之大事,岂能轻易更改?”吕好问反驳道。
“以农为本的目的是保证粮食生产,那是产量过低的基本国策,当粮食过剩时,还抱着以农为本的国策,岂不是刻舟求剑?”刘春云不屑地反驳道。
“吕相,刘长官所言极是,前日看海汉人农业书籍,海汉人的农业现代化,一个农夫可以耕种几百亩地,当然农夫是读书人,一人种地可以养活千百人。”韩治证实道。
“韩副主任说的不错,强大的生产能力都是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刘春云补充道。
“举个很现实的例子,西征军此次解放西北,出动兵力仅二千人左右,而我海汉人只出动了三十多人,歼敌近十万人,西征军仅轻伤三十二人,为什么会出现如此辉煌的战果呢?”唐德勇举例道。
“工业化!”高尧辅和蔡迢几乎同时给出了答案,楼下的人将目光投向楼上包间。
“蔡主任,下来喝酒啊!”唐德勇也看见了蔡迢,挥手道。
“家父喜欢清净,就不下去打扰了。”蔡迢知趣的拒绝道。
“哦,我待会儿上去敬杯酒!”唐德勇一副我明白的表情。
“对!原因就是工业化,这是一个工业文明对半游牧半农耕文明的降维打击,我军的装备全部是工业化的武器,而西夏还处在冷兵器时代。”
“大宋很富裕,人多钱多,但是富而不强,那就注定要成为穷而强悍的西夏人的抢劫目标了。”